大家好,我是robbin。最近我写了三篇关于产品经理的文章:「人人都能做产品经理吗?」,「产品经理究竟是做什么的?」,「产品汪和程序猿的相处之道」。 有不少读者问,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希望培养自己的产品意识,或者希望将来做出一款优秀的产品,想转型成为产品经理应
以前在看产品的时候,我也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只以静态的角度,看当前的形态。然而,一个活着的产品,一定是经历了更迭,才形成了当前的形态。更迭中的来龙去脉,很有发掘的价值。 而且,当前的形态 ,也并不是产品的最终形态。毕竟,竞争环境和用户行为都有可能变化。还有就是要
最近有同学咨询“我是学化学的,学了不喜欢的专业感到很迷茫,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怎么转产品?” 对于非计算机科班出身,是否可以从事互联网行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我本人也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我本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生读的
《私人订制》不能称得上一部好电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什么。简单来说《私人订制》本身就是一款产品,我们可以站在产品的角度上来看待。 首先,我们从产品名称来说。如电影名所示,《私人订制》的产品名就是私人定制,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关
积少成多的细致用户体验才能打造颠覆性的产品,颠覆性产品不是一日而成,本文主要帮助大家深入思考用户体验。在移动app产品设计中我们追求2秒定律。即2秒内打开app就让用户知道它是谁?它能做什么。而这些设计中的疑问汇总到一起,就是产品的极致体验都来源一个考量指标:
下图左边是微信的退出界面,提示框是从底部弹起的。 下图右边是QQ的退出界面,提示框是从中间弹出的。 这时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提示框从中间弹出和从底部弹起,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提示框从中间弹出,表示侧重提示文字;进而表示提示文字的
谷歌创立后的十年间,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政治、娱乐、文化、商业、健康、环境以及所有其他你能想到的领域,无不因为网络而改变。 对于下一个互联网十年,还会发生些什么?我们应有何想法?非凡的网络技术将如何演变,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更重要的是,这
从创业到百度,再到美团,我都有从零建运营团队的经历。有意思的是,这是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所以薪资待遇、团队氛围、人才要求、招聘渠道等都有很大差别。 我的浅薄经验总结如下,按执行顺序逐步列出。 先说,适用范围: 互联网产品的运营团队 运营职责如用户、内容
“faceu已经排到免费榜第一了!” “等等,这不是same吗?” “这,该不会是刷量了吧,太神奇了!” 天朝并无新鲜事。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阖家团聚、学生党们荷尔蒙旺盛无处发泄的时候,产品狗们总会在心里默念着,是时候了,该出现一款App刷爆朋友圈了。去年的小偶
本文是 Christine Tsia 在 Medium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Christine,Tsia 曾在谷歌和 YouTube 等知名公司工作过,后来她联合创办了非常著名的创业加速孵化器 500 Startups。在本篇文章里,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