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在2011年,大约是5年前左右,就有两个概念被整个行业提出并流行开来,一个叫“社区化电商”,另一个叫“电商化社区”。 对于当年的从业人士来说,听起来两个十分洋气的概念,其实在实际的方向调整和操作部署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把马云和马化腾比作两个江湖
互联网几乎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产业。首先,社交、电商、媒体等“传统”互联网业务持续扩展,用户渗透率和接受度不断提高,盈利模式也越来越清晰;其次,金融、交通、O2O、教育、医疗等新兴互联网业务也在快速地攻城略地,通过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来抢占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有
几个月前在上海,去拜访了一个特别成功的游戏制作人,嗯,也是我公众号赞赏前几名的粉丝之一。(小贴士:多赞赏,多成功) 他问了我挺尖锐的一个问题,说你看这些游戏开发团队,有些技术好,有些技术不好,但游戏做出来都差不多,技术好和不好,对游戏公司来说,究竟差别是什么?
金三银四已经到来,想求职跳槽的童鞋估计都快按耐不住了吧。虽然顶着资本寒冬的背景,但从本周开始,面试电话也逐渐开始增多。百无聊赖,就回顾下最近两天的面试经历,以资闲侃。 第一场面试 某医疗连锁集团下的互联网部门,研发团队现有产品两人,技术二三十人,据说产品负责人
建个平台,把水果、美甲、洗车、餐饮、按摩等便民利民项目拿上来,依靠补贴甚至倒贴鼓舞着人民群众踊跃体验,还特地开发了手机端APP、微信端、PC端等渠道广而告之,方便使用,这项“社会主义运动”叫O2O创业。创业者们期望从首批免费用户那转化一部分付费用户,以增值项目
提到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可能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美国拥有To C市场的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中国也有针对To C市场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不过不同的是,美国拥有To B的微软、IBM、甲骨文等科技巨头,中国却
众所周知我是一个黑科技和社群的爱好者,一直致力于毁灭世界和琢磨社群的方法论和实践接触。过去一年我写了不少关于社群的文章(艾瑞克自留地),但是随着我写的越多,研究的越深入,心中的困惑却也越来越深。无论是我写的,还是从网上看到的其他人的论述,很多时候其实还都飘浮在
本文主要讲述笔者对可用性测试各个阶段的认识以及心得,从接触可用性测试到现在,笔者把可用性测试分为三个阶段:方法认识阶段、方法优化阶段、测试升华阶段。每个阶段笔者对可用性测试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在这将做简明扼要的分析和大家一起共勉。 方法认识阶段 让一群具有
本文适读人群: 时间就是金钱,追求效率的人 对互联网学习型社群感兴趣的人 对我感兴趣的人(虽然我知道没多少) 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 不适合的人群: 搞不清楚自己做任何事情目的的人 没有效率观念的人 关于社群的各种体系文章真的已经泛滥成灾,真正缺的最缺的其实就是对
网易云音乐正式发布的时间是2013年4月,在此之前,在移动端播放器市场的几个巨头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天天动听的出现已经差不多使得音乐播放器的市场趋于饱和,而网易云音乐正是凭借免费音质和大曲库量的特点吸纳了大量的用户,除了这两者之外,云音乐还有两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