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浏览网页时多个心眼。这个心眼需要观察许多元素,每个元素都能提供信息。孤立的一个元素不重要,但是多个元素组成的信息,往往能获得有价值的判断。那么从这些元素说起: 永远不忽略URL URL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职业敏感让分析师绝对不会忽略URL地址的特点。URL
程序显示和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越为相似,用户就越容易理解程序如何操作并喜欢使用。——《iPad-Human-Interface-Guidelines》 iPad强调了界面真实感,而想起以前翻阅web设计书籍中有将写实列为反面教材,这两者是否矛盾呢?遂想查找资料并进
在看到《再 说说厕所里那点事》时,让我想起了三件事。 第一件,想要说说这个苍蝇引起的一些归纳总结,其实设计时所思考的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以用户为中心在设计,虽然作为小便的男人们并没有要对准尿床的自我要求,但小便器的用户就只有这些男人们吗?每天都要面对这些小便
之前在Amazon上买书,一直惊讶外国读者怎么会写那么多长篇大论的评论,而且基本上会说自己的使用感受,怎么好,哪里好,一边用小人之心怀疑,是不是都是这么绅士风度,一边又觉得,其实对自己选书大有帮助。 存在的就是有理由的,一本书,总会有它的好,你只需要看看,这个
08年初翻译的文章,文中讨论的交互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UCD是四种交互设计方法之一,并不是全部。 有几件事,是一个新的交互设计师启动项目时面临的专业问题。项目一般因两个原因而引起:有些事情是不完整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用户在抱怨这个产品!”
看惯了淘宝阿里旺旺的UED团队做的图,突然有点冲动,组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UED。没有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专门的UED团队成员,但我们凭着自己团队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客户端UED。 1、需求调研与分析: 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对这个市场进行调研,
在学校修管理学的时候,有讲过一个管理激励的理论。管理激励是基于行为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来发现人们的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主要的目的是讨论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由此也引出了一个人们会在怎样的情况感到满意的问题。 在人机交互中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因为最近这两三年来,笔者亲身经历了若干网站的重构策划,经历了几个项目的网站重构,在重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不断探索,走了一些弯路,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笔者也由一个草根互联网人,并凭借着学生时代积累的个人站长
前几天曾将信息扁平化列为五条手机交互设计原则其中之一,未查找到相关内容,个人尝试从概念、缘由和实现方法等方面分析。 概念 较少的信息层级关系,用户通过操作跳转较少的页面即能找到想要的信息。 缘由 1.信息结构以深度为主。从淘宝UED的文章中看出web注重深广度
周六在杭州pmcaff产品经理沙龙聊到的一个问题,想必大家也比较关心产品经理如何从菜鸟成为大虾,这绝对是500%转载传阅比较热的话题。 没有几个产品经理是大虾,自称大虾,谁也不敢说。其实说出来不敢的原因,那就多了,李彦宏说是产品经理大虾,有人信、马化腾说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