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运营或用户反馈,我们需要这样,需要那样的产品改进或产品设计。需求审核也已经通过了。然后产品经理理完思路,进行流程设计,产品设计也随之做好了。一脸蒙蔽,这些产品设计和设计的细节全部在产品经理的脑海里呀,怎么办?总不能天天跑到技术哪里,我需要技术实现这样的产
最近在负责一款app的功能迭代,在此版本里我加入了手势密码功能。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产品已经有了账号密码功能,到底还需不需要加手势密码了? 我非常清楚要不要加一个功能,不是我说了算,不是身边的同事说了算,只有用户说了才算。我一直问自己,你做了用户调
当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曾经的内容分发平台不再那么适合新晋的内容创作者。时下一方面是内容创作的日益繁荣,大批创业者正有意识的向那些愿意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推广资源的平台加速靠拢。在文字、图片作为常见的内容承载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人们开始寄希望于
手机直播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在这种变革的大环境下总是机遇挑战并存。资本的追逐带动了行业的爆发,对于大的家族经纪公司而言他们很容易成为趋势的受益者得到资本的青睐。而对于小家族,面向这种变革以往的模式是否可持续下去? 传统的主播家族经营模式大家族过得风光,小家族过
几年前,某人出了本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那绝对是吹牛,标题党。每个公司都有其特殊的情况,没有人能保证把自己的成功经历放在另一家公司也能百分比成功。我能帮到大家的就是尽量提升成功的概率。 我刚毕业之初,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品类运营。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对于人员
开心网最新的剧情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它已成功转型为盈利良好的手游公司,早期股东与创始人程炳皓都将退出,深圳上市公司赛为智能将成为它的控股股东,周斌成为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相比于这个结局我相信更有价值的是开心网的八年历程,这八年里几乎能看到中国社交领域的起起伏伏,
只要产品有价值,就有人用。比如,在饭店买单,用微信支付比用现金更方便;出门叫车,用Uber比等出租车更方便和便宜。但是,想让用户持续和高频的使用,就需要用户激励。从实现途径来说,分为产品和运营两种。产品的方式有积分、等级、榜单、勋章、签到、加V认证等;运营的方
“零成本状态”和“零成本现象级产品”一直充斥在产品运营、产品开发、用户运营等诸多场景中,而通过社交网络这一艘大船,能更好的让我们实现这种状态和这种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中,互相合作、互相调用对方的能力,就成为了一个项目,一个团队的必选项。 如何解决信任成本居高不下
2015年开始,网易云音乐开始爆发性增长,甚至有人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做“黑洞效应”,意思是无论用户之前用的是什么音乐播放软件,只要是用过网易云音乐,就马上会投向它的阵营。因为我并非云音乐的产品经理,所以无意为其打广告。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云音乐的成功案例
作为一个微信的运营者时常会发出这样的呼喊:“为什么我的公众号天天掉粉?”做公众号涨不了粉还掉粉,对于运营们来说实在很让人蛋疼。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复杂,之前我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的时候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想要找到根本原因需要长时间的分析后台数据、观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