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主要的产品模式相对于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卖资产,主要资产类型包括:活期、定期、票据、保险、基金、股权众筹、债权转让等等。在此,本文结合某一家P2P网站的业务形态分析一下他们的产品策略以及本文作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有哪些产品策略,及对应的运营策略是什么。
这篇文章通过需求分析这个角度去描述另一个主题,也算是另一种总结的写法尝试... 上周周末的时候,重新翻了一遍自己做第一个产品时的一些产出内容,包括:竞品落地方案的对比、新产品形态、新产品E-R图、各个用户故事的分析等等,每个文件都有好多版本: 以现在的眼光,一
APP消息通知是一个偏运营型的产品,需要用心去服务用户,去尊重用户,基于用户的核心价值展开延伸。 通过APP消息通知能给产品带来DAU、MAU的增长,带动低频模块的使用,带来交易订单或者增加用户粘性,唤醒沉睡的用户。 但是APP消息通知不当,则可能对用户形成频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推广经验,从理解产品、关于CAC/LTV/PBP、渠道投放、预算、自传播等方面,举例分析产品如何去做运营推广。 (一)理解产品 一、产品是什么? 归根结底,产品是一门生意。不论多么复杂的产品,都可以拆解成一桩桩生意。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
MUJI APP的产品设计延续了MUJI品牌一贯的简约风格。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均秉承了简单易用的思路,同时在细节的交互上不乏亮点。 一、体验环境 体验产品:MUJI passport 1.0.4 设备型号:ipone 5C 系统环境:iOS 8.4.1 二、需求
处于“跨媒体传播”时代,只有大创意才能跨越媒介的局限,将营销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将4A广告公司、数字营销公司、公关公司重新整合与连接起来,实现影响巨大的“跨媒体传播”。因此,如何把握视频创作显得十分重要。 1、用创意连接一切的“跨媒体传播”时代 当我们扪心自问,
别动不动就拿用户当幌子,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人有资格说自己真的懂用户?“用户”这俩字,是要用心去感受的,不是看,不是听,不是猜,而是要去做,去实操,哪怕你位高权重有名气。 关于互助感这个话题,其实我之前写过的文字里已经提到过很多个点了,我在此补充一下其他没有
“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当用户在微博评论中给锤子阅读留下毛姆的这句话时,李岩甘之如饴。在他看来,若这个国家最流行的新闻聚合产品都提供不了这种感受,他很有兴致去完成这件事情。 2013年7月3日,罗永浩宣布关闭牛博网。当时的李岩还是《博客天下》的
精益创业对创业者来讲并不陌生,快速验证、快速迭代、及时调头是精益创业最大的特征。那么,它到底能帮创业者什么? 我先解释两个概念,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可量化的成本,比如公司财务报表上的费用,员工工资,房租等。 隐形成本指的什么呢?无法精确计算的成本。比
To B市场与To C市场存在着许多不同,在To C市场基本上已经被BAT三巨头所瓜分殆尽的情况下,To B的企业级市场的想象空间仍然很大。 目前,国内To C(个人应用)市场已经基本被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垄断,而To B(企业应用)则尚未产生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