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很多创业项目,普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同质化,二是市场空间窄,三是无法有效传播,这些问题令创业者很烦恼。 创业者们仿佛集体踏入了一种创新陷阱,以为做一个好产品就能获得成功,可真相非常残酷:认真做出来的好产品往往不会成功。 正好最近给一些企业做相关
人与设计: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 从心理学上来看,“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我们只是大概感觉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利用无意识进行设计产品,就可以给用户一种“这正是我想要的”感觉。 但是怎么进行无意识设计呢?日本
知乎从2013年3月开始开放注册,开放注册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知乎认真而低调的完成了开放注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社区机制相对完善,社区氛围培养完整,种子用户及活跃用户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值得称赞,同时沉淀下来了一批质量奇高的问题和答案。开放注册后,越来越多身份背景
一、背景 当工业时代缓慢地放下了笨重的锄头,互联时代已经坐着无人汽车向马路飞去。从外卖行业的饿了不叫妈,到双十一全国妇女的肺腑狂欢,互联网以它轻巧的身姿不断地渗透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告诉人们快是什么,还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快的追求,对事物的掌控的需求。正是在这样
先讲一个叫外卖的故事:新搬一个办公室,自然涉及到叫外卖的问题,问题是外卖小哥经常长驱直入,打扰大家正常工作,遂想了一个办法解决该问题。 第一步、在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准备了一个临时存放快餐处,并贴上A4纸,温馨提示“C7、C8的外卖请放这里”结果没有任何效果!
Call to Action 这里把它翻译为:行为召唤,或者说是用户行为号召。 那么什么是行为召唤呢?先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在商场超市里,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新品上市,会推出免费试用以及低价促销的活动,用以刺激、吸引用户的购买行为。这就是行为召唤中的一种。 下面
包括电商在内的很多类型的网站,其主要目标就是促进用户响应“行为召唤(call to action)”,完成转化。无论是对于下单购物、提交个人信息还是订阅内容,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鼓励用户执行目标操作,同时也要关注行为完成之后的相关环节。 帮用户消除疑
面对一份数据报告,最重要的在于解读,发现其背后揭示的、对自己的商业行为最重要的指导信息。笔者在本文中所谈及的,均为个人观点,并非微信的官方意见。文中所引用的数据,皆来自于官方23日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的“微信生活”报告,且皆引用原始截图,不会泄露公司的任何
每个设计方案当中都包含着大大小小各种设计决策。 这个app的主界面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用户怎样在功能之间进行导航?导航栏应该用怎样的底色? 好的设计师应该有能力对这些决策进行诠释。没什么是信手拈来的,明确的设计意图是工作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界面就是一个
早报导语 印度人口规模大、经济活跃,而且整体市场处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化的重要节点,是全球最具市场潜力的国家之一。眼下,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的烧钱圈地正在加剧。据了解,vivo与BCCI(印度板球总会)今日将在印度孟买宣布达成合作,vivo自2016年起正式成为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