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设计师通常会随着项目忙一阵空一阵。我觉得忙的时候很忙,很多原因是因为空的时候不知道该做什么,没有一点点防备。要改变这种无头苍蝇的状态,可以在空下来的时候勤快地储备一些东西,比如建立交互需求池。 什么是交互需求池? 需求,故名思议就是一些“未来可能要
Material Design的动效设计是响应式的,自然的。使用缓动曲线和持续时间模式可以创建平滑、一致的动效。 速度 某个元素移动或者改变状态的时候,运动速度应该足够快,使用户不用等待。出现频率高的转场动画应该短一点,而有些转场动画要慢一点,来保证用户能理解
导读 近年来技术创新的速度之快,着实让我有点应接不暇:抛手即飞的自拍无人机、传说中的“视网膜投影”技术、胳膊上的“肌肉显示屏”、半年完成设计两年即可上路的电动车,以及悬浮滑板——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好像已经迎来了以前只能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技术。 鸡
看别人家的产品,思考“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从分析中理解产品背后的东西。而不是只是单纯的表面判断。 阅读量的功能背景 阅读量本质也是社交中用户的一种互动行为,最早的最基础的社交互动就是发送消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等),这些是用户与用户之间最直接
一直非常喜欢有爱的设计,最近看了几个手表的设计稿,尝试使用axure的新特性模仿。 这个作品所有元素都可以使用现成的axure部件实现!先睹为快:点击预览 实现的功能有: 手表根据系统时间获取 天气依据时间,自动切换 模拟手表走时 天气的开关 星期的显示 下面
近来有人问起我产品经理写的文档到底是什么,PRD、MRD、BRD这几个D有什么区别,是什么关系、分别怎么写? 市面上分析解读这几个D文章很多,也有不少带着干货十足的方法论比如要基于调研有思维导图,拎清结构、有对应功能模块结构和用户使用流程、功能原型、交互逻辑撰
微信时代的文案,真的很累很苦,可是又没办法不往前进。 我们都生活在微信时代: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亲吻身边的伴侣,而是打开微信,消灭红点。每天早上叫醒微信小编的不是梦想,是各种KPI考核数据。怎么写微信文章才能让KPI考核通过也是许许多多微信小编每天在思考的事情
一定有很多朋友在和我思考过一个同样的问题:优秀的产品是怎样定义的?周鸿祎给出答案:第一满足刚需、痛点、高频,第二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第一点很好理解,我们今天主要来聊聊第二点。 参照产品设计原则,可避免产品设计师走弯路,设计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产品设计原则
每一个前端产品都讲究用户体验。但是用户体验是什么?后台的设计可以不涉及用户体验,因为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而前台的用户体验是为了留住用户,而留住用户的目的是为了付费。付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所以每一个用户体验背后都是有商业逻辑在里面。今
时光回溯到几年前的大学时光,第一件事情,看了货币战争,充满了斗志要投身金融领域;第二件事情,亲眼见证一个小小的街道分行经理为了业绩不择手段,开始对金融嗤之以鼻。而后,做互金产品将近一年,思考、自省不断,之前有过《互联网能给金融带来什么》《互联网金融怪事八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