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的微博能否和微米形成互补?
三年前,聚会时我们会说“加个关注吧”,现在,聚会时我们会说“加个微信吧”。没错,这就是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社交需求瞬息万变,传统门户网站不得不通过转型去迎合用户的需求。
今年10月,新浪低调投资微米后将其收入麾下,此时的社交市场,微信红透半边天,易信、来往虎视眈眈,新浪微博的影响力却与日俱下。
如果说微博是新浪转型的急先锋,5亿的用户量证明它已经很好地完成任务,接下来新浪的重心逐渐转向微米,以微博微米互补的姿态狙击微信的扩张。
年中有媒体报道称新浪微博的活跃度距离最高时期下滑30%,已经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APP内分享服务提供商ShareSDK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交平台在APP内分享量占比TOP10中,占比最高的是微信好友,占25.51%,回流率84%,其次是新浪微博,占23.29%,回流率117%,微信朋友圈排名第三,占分享量的19.47%,回流率186%。
新浪微博的衰败从目前新浪活跃用户人群更容易看出,自从今年9月份微博打击公知大V之后,段子手、伪公知、营销号已经成为主流。热门微博已经被营销号占领,漫天飞舞的广告让微博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赤裸裸的交易市场。
阿里入股新浪微博曾让人以为双方或将基于此开发创新的社交电商产品,但结果是反而变本加厉地贯彻了“广告”路线。据一名140万粉丝的个人营销微博用户称,他的账号经营1年左右,虽然前10万粉丝花费将近半年时间,但目前已经步入正轨,每月以10万粉丝的量在增长。现在像他这种营销账号很常见,但由于个人经营,在广告来源上无法保证稳定,所以经常会接一些淘宝店的硬广微博。这位博主并不是职业微博运营人员,他有正常工作,利用休息时间打理微博。即便如此,他每个月依然有几千块的收入,也算是对他经常熬夜经营的回报。
另据一名微博营销人员透露,目前新浪微博主要还是以软广为主,软广的形式多变,一个话题、一张照片、一个段子都会成为软广的发源地。对于不常混微博的人来说,这些软广很难识别。据他自嘲称,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皮条客,游弋于个人营销博主和广告商之间,例如为综艺节目造势、电影首映、新品首发等等,经过他们的包装和营销博主的转发,立刻能在微博引起关注。
微博的最初定位是社交,但随着微信的崛起,微博的社交属性被一点点稀释。目前微博的媒体属性凸显,它更加专注于报道,大事件、热点事件的传播。
微米的定位正是为了弥补新浪微博衰败后遗留的空缺,微米联合创始人刘皇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微米的核心方向是群组社交。微米的定位是移动群组社交,移动通讯只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交的立足点,而通过社交构建移动社区才是微米要做的关键。微米侧重社交属性,更加生活化,以兴趣为主轴。这两者的整合,将是新浪转型中最重要的布局。
但刘皇甫忽略了一点,微米和微博互补发挥价值的前提是,微博5亿用户可以成功导入微米,以微博目前活跃度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极微。
来源:IT时代周刊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