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宝号码助手,微信的借箭草船?
微信无疑是目前最火的手机应用,微信的“手机通讯录匹配”功能打通了现实与虚拟社交关系,让很多人用发微信替代了发短信。但是当对方微信退出登录的时候,可能就看不到消息。所以马化腾在2013年互联网大会上就以这个例子说明短信与微信的差异。
一直以来,运营商都在担心微信蚕食自己的生意,但无论怎么担心都无法阻挡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使用微信这类应用的热情。但马化腾所说的微信派不上用场的情况的确存在,毕竟中国手机用户11.46亿,而微信用户数目前大概在4亿左右,而且短信是时时在线,而微信可以退出或者选择来消息不提醒。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苹果iMessages也是OTT应用的一种,但苹果在iOS中的实现方式是:对方若是苹果iOS用户则发送消息会以iMessages形式发送,否则以普通短信发送。微信不是通讯录软件,也不是OS,同时已经惹得运营商不高兴了,更不敢走iMessages的路。
图:iMessages
此前,腾讯旗下的QQ通讯录曾推出Q信,就是利用iMessages的方式自动识别对方是否Q信用户。但由于腾讯已经有微信,所以叫停了Q信,并将QQ通讯录划入微信部门。其实,QQ通讯录本可以直接将Q信换成微信,继续走iMessages的发消息方式,但自2013年4月起QQ通讯录至今仍未有版本更新。最近有消息称,QQ通讯录并入微信之后,将推出一个名为“微信电话本”的产品,笔者体验后发现,该产品其实也是通讯录产品,只是改了名字而已。但当前测试版并未加入微信发消息功能,只是支持微信头像与手机联系人头像同步。这说明腾讯仍然对运营商的太多有所忌讳。
然而微信属于开放平台,不仅体现在公众帐号,其微信消息接入也是开放的,允许第三方应用调用。于是,腾讯自家QQ通讯录没有做的事情,让其他手机通讯录软件捷足先登。触宝号码助手,类似QQ通讯录的一款手机通讯录软件在最新版本中加入了手机联系人与微信好友自动匹配功能,只要通过微信设置“手机通讯录匹配”,然后在触宝号码助手上同步微信联系人,即可在手机联系人详情页面看到微信聊天、朋友圈按钮,用户不仅可以拨打电话,还能直接在触宝号码助手上发微信。
图:触宝号码助手发微信
此前,无论是腾讯自己的QQ通讯录,还是百度通讯录等都曾加入自己的OTT功能,以手机联系人作为唯一识别方式(帐号)类似iMessages的方式发网络消息,但苦于没有足够多的装机量,使用率都非常低,这也体现了社交应用的马太效应。此前,在腾讯内部QQ通讯录加Q信为了与微信抢夺机会,最后微信胜出,而支持Q信的腾讯高级副总裁刘成敏也宣布退休。
最近,微信与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也从尖锐变得趋于缓和,从竞争变为竞合。但腾讯迟迟不在QQ通讯录上加入微信,即将推出的“微信电话本”也对加入OTT功能小心翼翼。说明腾讯仍然会考虑运营商的态度,不想过分触痛运营商的敏感神经。但触宝号码助手作为一款创业公司产品,加入微信不会引起运营商的过度注意,腾讯默许第三方通讯录接入微信开放平台,曲线实现了自家通讯录不便实现的功能。
对于用户来说,这部分手机通讯录匹配的微信好友绝对都是关系密切的朋友,用户在自己熟悉的手机联系人界面(分类方式、联系人更全)即可完成短信和微信交流的确十分方便。就在微信小心翼翼向前发展的时候,中国电信与网易联合推出了易信开始搅局市场。其用户社交关系搭建的原理是将手机联系人变成易信联系人。又有消息称,阿里阿巴还会推出“来往”进军社交聊天软件市场。
目前,各种类型的OTT应用进入市场,颇似当年PC端IM软件市场情形。10多年前,QQ、网易泡泡等共同征战IM市场,最终只有QQ胜出。当前微信、米聊、易信、来往以及其他通讯录+OTT的产品蜂拥移动互联网市场,最终谁能胜出?聊天软件的马太效应规律,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会失效么?
来源: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