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懂得珍惜时间,学会 SAY NO
现代管理学之父 彼得·德鲁克:“我的生产力的来源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废纸篓,来装像你寄来的信一样的邀请信,生产力在我看来,不是帮助别人完成工作而产生的,而是榨取自己的每一点时间来完美自己的工作而产生的。”
摄影大师 Richard Avedon 回答:“对不起,没时间。”
作曲家 George Ligeti 的秘书回答说:“你想研究 Ligeti 的创造力的原因,和他没办法配合你的原因是一样的,而且他现在也在忙于一篇音乐会的提琴曲。”
可以想象那三分之一没有回信的人,也许是说“不”的时间都没有,或者是没有一个秘书。
创造就是一个时间堆砌的过程,也许很多人觉得来源于那灵光一现,可是想来你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几十年的研究,不断的学习、实践、尝试、犯错、思考、改进,所有这些都是创造的过程,也是时间的堆积。人们都知道很少有一夜成名,光鲜的背后是不断的奋斗,可是,人们总会忽略那看似源源不断的“时间”。而时间的规律是,你总觉得自己拥有很多,也总觉得自己需要很少。也许到真真正正的后悔的时候,却也没时间后悔了。
而缺少时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会说“不”, 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说不,尤其在中国,帮助他人是传统美德,“不”是一个不礼貌的词汇,它只能留给拿着玩具的怪叔叔。
我们需要创造,创造需要时间,少了的时间是自己的,丢失的,也不仅仅是创造,丢失的,也是一种习惯,直到我们习惯了被打扰。就像我们习惯于被一些词语迷惑“就半个小时”,“就耽误你五分钟”,“你不会连跟我聊几句的时间都没有吧?”这些词一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同情心”就会让我们去同意,而同意的后果可能是超过半小时、五分钟、几句话的时间被浪费掉了。就算真的只有半小时、五分钟、几句话,我们再次回到工作状态的时间呢?我们找回之前思路的时间呢?
发明家、创造者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拿着玩具的怪叔叔,他们知道时间的代价,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一件事情要花多长时间,而是,浪费一段时间要花掉多少创造。他们懂得拒绝,哪怕这是不礼貌的。试想,这个世界缺少的不是礼貌的人,而是创造者。
现在中国的教育已经在提倡创新,在教育改革来重新找回儿童的创造力。可是这些举措,只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我们看似不缺少时间,我们有 14 亿人口,所以拥有时间是美国的 5 倍,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积淀出五倍的创新,反而远远落后于美国。请别一味归咎于教育体制,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们自学的能力,想想高三时间的紧迫感,大家都能刻骨铭心。到这一步创新的路其实还没有多歪。而真正走歪的,是以后的路,本科的风气,社会的风气,让我们忘掉了高三那年的习惯,尝到了挥霍时间的快感,大把的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占据了我们创造的时间。
珍惜创造的时间,学会 SAY NO。
VIA: medium.co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