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QQ2013狂吐槽——“青春”的代价
最近几天大家都在吐槽手机QQ(下文简称手Q)的新改版。当然了,不同用户吐槽的改动点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针对新版手Q的在线问题,以及相应的好友列表显示的改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⑧群15日下午还“爆发”了一场吐槽大会。笔者作为参与者,在讨论后也深有感触。手Q的这次改版,主题是“青春”的代价。也许有人要说,QQ都用了十几年了,还称得上“青春”?话又说回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又有谁不“青春”?即使是QQ生存了这么久,在移动互联网的领域,也许,也不敢说成熟吧。
好了,先看看用户到底为什么这么反感这次的改动:
具体改动为无论 iOS,还是安卓,都淡化了在线概念;
默认将所有联系人头像点亮,将在线好友移到动态菜单里;
不再区分不同终端,即取消移动终端在线显示;
电脑在线时仍然会对手机端 push 信息,还无法设置”电脑在线时手机不再收到信息”;
….
从大家的讨论和微博反馈等可以大概总结出以下两点:
1、不区分对方是否在线;
2、无法获知对方其他登录状态;
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一、不区分对方是否在线:
这点在界面上展示很简单:好友头像默认在好友列表中点亮,好友在线需要在动态界面的“在线好友”中查看。这样的改动也表示手Q可能会将弱化在线状态。这种改动极大的挑战了现有的用户习惯。当我们看到好友的头像都是在线,顿时不明白他们是不是在线。也不能判断发给好友的消息能否即使收到反馈。
这或许是被强烈吐槽的地方,甚至几万一星评级也是源于此。为什么我们这么不爽?这跟QQ多年以来的定位有关。
我们日常的使用习惯是:看到好友的时候,最先区分的是“在线与否”。看到用户在线,会更容易去开始交流;看到不在线的时候,多少会阻止了我们沟通的欲望。在线/离线状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开场白”。
用户对于QQ的定义:非正常的交流渠道。而将这种非官方的定义放到手Q移动端来看,在线与否,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诚然,PC端的QQ是IM,就是即时通讯工具。但到了移动端,这个定义是否还完全适用,是否需要延续呢?我们的不爽原因大部分来自于我们认为手Q是PC端的延续。
然而我们未必会按照PC端的习惯去使用。比如,我们极少使用手Q传输文件、转发网址/照片。而且我们更多的使用QQ来交流,聊些不紧急的事情(不会急迫到使用电话沟通)。好友在线与否,也只影响到对方能否马上回复我。实际上,很多时候即便对方在线也是不能马上回复消息的。因此,通讯延时,并不是不能被接受,我们早已习惯了。
我们不满这个功能的根源是我们不能判断对方是否在线以此来判断是否与之交流。从根本上来说,手Q的改动并不违背我们的真实行为,还为我们减少了各种掩饰和尴尬。
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IM产品发展来说,即时在线是趋势。前有微信的案例,为啥手Q不能做呢?或许下一版本,就是手Q即时在线(真的随时在线)。我们随时可以接受到好友消息。这才是回归到QQ本身即时通讯应有的属性。到那时,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我们在线的虚拟社交侵犯到真实的生活。
二、无法获知对方其他登录状态:
这点也让大家极度不适应。我们习惯了根据对方状态来判断说要做的事,比方说:对方PC在线下,我们可以传输视频音频文件等及其使用QQ的所有功能;而对方手机在线,那就只能文字交流。当我们看到对方的状态,都会有对应的判断,并有对应的心理预期,因而会有对应的行为调整。这是我们多年来养成的使用习惯,甚至于我们几乎忘记最简单的沟通方式。
除了“习惯获知对方状态,现在无法准确获知”这一条,笔者觉得用户反感手Q改版不是手Q挑战了用户习惯,而是手Q硬生生地将用户的窥视心理扼杀了。在线、离线、忙碌,这些状态不自觉的暴露了好友的当前情况。加上各种终端在线显示,更加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好友所处的场景。比方说,好友在线,我们会判断他是在上班。但是明天好友手Q上线,我们会判断他外出,不在电脑面前。在通过后续的各种方式证实,往往让我们在窥探中获得成就的乐趣。从而更加热衷于通过此类方式窥视好友。而手Q改版,却完全的扼杀了我们的乐趣,这怎能让我们满意?!
从上述分析来看,手Q改版虽然挑战了我们的“使用习惯”,但更深入地简化了我们交流沟通,减少了偷窥乐趣,让沟通回到一个自然的状态。这种改变是否是不可取的呢?未必!
我们常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很一致:随时随地在线。我们用QQ是在线沟通的需求,其实更深层的需求是QQ满足了我们“沟通”的需求。作为移动互联网产品,为什么不能赋予手Q“随时在线”的意义呢?这恰恰是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让沟通更简单。在线/离线,这是传统互联网在过去所定义的。
回到本文开头,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青春”的代价?
笔者觉得有两层含义: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Q仍然是青春期,仍需要不断地尝试。这种尝试未必美好,会有伤痛。只有经历了伤痛,才会成熟。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也可以说,作为用户的我们也依然处于懵懂的青春期,需要不停地改变来适应;二)回想下我们的青春时代,是否都渴望与好友交流?对,这才是青春年华!青春的渴望,不就是需要随时在线来满足么。
在此感谢以下童鞋的积极参与(排名不分先后):
Lin 刚子 叮叮 游某 清茶 白羽 Anjoy delicate Welkin 回忆 cysirian 微明 Jechin 鬼童 那儿 Sky 栗子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