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卷调研的局限与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线问卷调研也变得越来越普遍,逐渐有替代传统的面对面问卷调研的趋势,在互联网行业,尤其常用,几乎变成了最普遍的一种定量调研方式。
然而,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包治百病,在线问卷调研也不例外。
在线问卷调研也存在以下先天不足:
(1) 问卷调研是用户自己主动填答的,所以回答的内容只能是用户能意识到能记住且愿意让我们知道的内容。
与线上数据相比,问卷调研的结果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距,因为我们不太可能记得自己每天从早到晚的每一个行为,有些行为发生了可能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比如穿鞋子先穿左脚还是右脚),有些行为是用户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告诉我们的,比如他的工资收入、看到美女图片会有什么反应等等。这些用户意识不到、不容易记住、不愿意告诉我们的问题,是不适合通过问卷来调查的,这样的内容,行为监测要有效得多。
(2) 在线问卷入口放在什么位置,就决定了调查的用户的范围,只有那些到达了我们投放的页面、且看到了我们的问卷链接,愿意点击并进入链接、回答了问卷的用户,才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用户。
由于各人上网的习惯不同,关注的网页各异,因而不管我们选什么位置投放这个问卷链接,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用户;有些用户基本上是“调查绝缘用户”,比如高端商务人群,他们非常繁忙且不屑于参与调查获奖,这样的用户,我们只能通过预约访谈的方式来进行调研,问卷调查,尤其是在线调查,是不太可能接触到的;
(3) 在线问卷填答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在用户旁边守着,不可能监督他认真填答,所以,敷衍作答也不是没有可能;问卷冗长、无趣或者奖金过于有诱惑力的时候,这样的问题就会更严重;
(4) 问卷往往只适合询问选择题,不可能让用户填写很多开放题,所以,对问卷设计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问卷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周,选项没列全,用户就算想选也没得选,这样也会导致结果偏差;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来提高问卷调研的质量呢?
(1) 只调研用户能意识到且能记住且不涉及用户隐私、用户愿意让我们知道的内容,比如认知、态度、粗略的行为(不会有非常精确的次数、时间等),线上数据已经可以准确采集的内容,问卷调研就不用再做了;
(2) 慎重选择问卷入口。根据项目的目的来考虑我们需要覆盖什么样的用户,进而确定选什么样的问卷投放渠道,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目的在用户的多样性和命中率两个方面选择一个最佳的平衡;
(3) 控制问卷的长度。通常情况下,在线调研问卷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超过15分钟,用户就会很不耐烦;
(4) 提高问卷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5) 问卷设计的时候尽可能考虑周全,让用户可以从提供的选项中选择,而不是自填;
(6) 给用户一个更高级的行为动机—比如“帮助我们改进产品设计”等–以精神奖励来吸引用户参与,而不完全依靠奖品的诱惑;
(7) 加强问卷逻辑控制和后期的数据检查;
(8) 有必要的时候,根据产品的市场份额等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更好的代表总体用户的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自”百度MUX”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