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上线个人“微博阅读数”,想要释放哪些信号?
很多微博用户今天突然发现在自己的微博下面,除了原有的“转发”、“收藏”和“评论”外,前面还多出了一个“阅读”的显示,可以查看该条微博被阅读的次数。微博官方将其称作“微博阅读数”,指的是在微博的所有平台中,某一条微博被网友看到的次数。包括微博网页版、手机版、官方客户端、其他第三方的客户端、部分基于微博的应用等。
“微博阅读数”仅用户自己可以看到,只要该条微博出现在了好友的信息流里面,即被算作阅读一次。当微博被转发时,网友阅读转发后的微博时也算原微博的一次阅读数。在页面不刷新的情况下,每一次的微博加载算一次阅读数;在页面刷新并重新载入页面时,算多次阅读。
随即有很多用户发微博表示“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的微博被阅读过这么次。“微博阅读数”最直观的作用就是让用户了解自己所发微博的被阅读次数,如果用户觉得“大吃一惊”,那么新浪微博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大半了。此前有不少机构和媒体都在质疑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情况,并且还都是通过相册、微博数量等指标测算过的结果。上线“微博阅读数”首要释放的信号就是“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并不假,而且用户活跃度也并没有下降,只是很多人在潜水罢了!”
新浪微博向 36 氪表示,推出“微博阅读数”是想让用户了解到“阅读数”这个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衡量指标,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自己微博的“传播情况”。特别是对于很多没什么粉丝的用户,微博的阅读次数一般都会远超过粉丝数。因此容易让用户产生自己很受关注的错觉,继而提高粘度。新浪微博想要传达的信号则是,“你在微博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你看你的微博被这么多人看过”。这样一来用户也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觉得安慰多了。
用户通过“微博阅读数”这个衡量指标,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哪些微博被阅读次数多,哪些次数低,对自己每条微博的“传播价值”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一般而言,用户还是乐于接受自己的微博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转发(社交不就是如此么?)。因此“微博阅读数”同时也是“激励用户发送更有价值的微博”,“增加用户粘性”的手段。
除了想要强调自己“用户很多,很活跃”,以及让用户觉得“爽”,发微博更有动力之外,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为“粉丝通”摇旗呐喊。前几天微博正式上线了微博信息流广告“粉丝通”,用户评价褒贬不一,但以负面居多,被网友称为“粉丝痛”。而企业博主大多也持观望态度,尚未投身其中。那么“微博阅读数”向企业用户传达的信号则是,“微博这玩意儿影响力还真有这么大,你看随随便便一条微博就是几百上千的阅读,“粉丝通”的效果比这个还要牛逼得多,赶紧来投放呀”。
新浪微博还正在内测“媒体公众平台”,直指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众多媒体,自媒体对微信公众平台趋之若鹜,对每天推送的两条消息乐此不疲。但是微信上的消息只能定向推送给关注了账号的用户,而这些媒体,自媒体在微博上动辄数十万的粉丝,向他们推送的消息的阅读次数,和微信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等到微博“媒体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后,在这些媒体,自媒体每条推送的微博下面都显示一下“阅读次数”,微信就会觉得尴尬了。
而腾讯微博也早在 2012 年 9 月 25 号便开通了阅读量计数功能,但是从公开的数据看来,用户微博被阅读的次数远低于新浪微博的阅读次数。这也算是衡量两大平台用户数以及活跃情况的标准之一,由于两家的算法存在差异,也不太具有可比性。但显然新浪微博希望向外界释放的信号是,“通过“微博阅读数”,可以明显看到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远高于腾讯微博”。
不过由于整个算法都是由新浪微博自家在做,因此统计的阅读数据准确与否外界也不得而知,甚至不排除数据有虚高的情况出现。据 36 氪了解,新浪微博下一步打算对“微博阅读数”建立一套覆盖全平台的更加科学的计数方法,例如去掉作者自己阅读带来的数量、对一些由于被动或者重复行为带来的阅读数做扣除处理等。
简而言之,新浪上线“微博阅读数”,从根本上还是为了彰显其作为平台的影响力。只要这个影响力得到认可,后期无论是“粉丝通”还是“媒体公众平台”自然而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据 36 氪了解到的独家消息,目前新浪微博还正在测试“消息通”功能,企业博主可以每天定向给自己的粉丝推送两条私信或者短信。而这一切的商业模式,都是基于微博作为平台的影响力而发生的。
via:36k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