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教育才是 MOOC 的靠谱未来
在线教育?我每天都在参与,因为在办公室里,已经形成“中午吃饭一 TED Talk”的氛围 。TED 和其他大学公开课填充了我本来用于消费美剧英剧的时间,说到底也是在满足我的“娱乐”需求。我也很少对演讲或者公开课做完整的笔记和拓展延伸,更不用说课堂布置的作业和论文了。总而言之,半途而废的几率非常高。
2012 下半年,MOOC(大规模线上公开课程)概念一直热炒,美国甚至有人建起了 UnCollege,认为 15 年后美国大学都会破产。但我认为需要分情况讨论:线上的大学课程,如 edX,Canvas 等,如果没有得到专业教育机构的资格认证,很可能是往娱乐等“轻质”教育内容发展,不可能取代真正的线下教育。
而专业技能类的网络课程,如 Lynda 上提供的专业软件编程培训,则可一定程度上撼动现在的线下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因为他们提供的课程内容与职业相挂钩,内容以细分技能为主,非常实用。
线上的公开大学课程为什么不能取代现有的大学教育?原因并不是线上教育方式有致命的缺陷,而是,“教育”和“职业”在现有的社会观念中是绑定的。大部分线上公开课都难以为用户提供社会可接受的资质认证。而这正是常规大学教育的“优势”所在。
我当然不是在打“教育就是为了考证”的旗号,只是没有“认证”会让一些用户不能对此严肃对待,因为他们看不到直接的社会效益。尽管这些大学公开课无法替代常规的大学课程,但我依然认同这种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思维启迪的价值。
不久前,我们看到 MOOC 平台 Coursera 采取了配合社会规则的策略——只要支付 30-100 美元,就可以获得由知名大学办法的线上课程的认证。很多人认为 Coursera 主要是想趁机大赚一笔,我倒是认为,这是他们让平台“更上一层楼”不得不走的一步。
和线上大学课程相比,我认为线上的专业技能培训更有希望撼动和改变教育行业,尤其是细分的职业技能培训。
Lynda 就是一个我们反复提到的例子,他们所提供的软件开发,编程和实用软件使用的培训非常“接地气”。提供 1657 种使用视频培训,他们收取的订阅费用已经在 2012 年突破 1 亿美元,同比上升 30%。在 2013 年年初,他们还获得了 1.03 亿美元的融资。
他们成功的原因?除了实用的内容,我认为是有可以和企业对接的模式。Lynda 已经和多家企业和教育机构签订合作条款,用作企业、政府的员工技能培训。
企业要做员工培训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除了要花钱邀请到合适的讲者,还有配合整个全部员工的时间,还要估计从异地赶来的员工,培训期间公司某些部门就可能会停止运作。培训效果也很难保证。
如果企业购买了如 Lynda 这样的线上服务,他们的培训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员工随时随地可以参加,课程种类繁多,还可以给不同部门不同的员工配置适合的培训,方式灵活。
同类型的培训服务 CreativeLive 也收到了良好的反馈。这个专注于创新技能培训的机构,给用户提供精致细分的实用技能,如,闺房化妆镜人像摄影课程:用户一般穿着内衣,灯光精致的房间人像。纽约时报找到了参加该课程的婚礼摄影师 Amanda Picone,她表示这样的课程非常实际,甚至有教授找到好看轮廓角度的 tips。上完课,她马上就可以在工作当中实践,希望让自己的生意更好。
这样的线上培训的靠谱未来,才是真正发挥了互联网跨越时空地域的优势,并且提供用户实际可用的技能,能够形成产业链。
题图来自:socrato.co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