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网民系列调查》用户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我们通常将“23-45岁之间,大学专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脑力劳动,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一线城市5000以上)”的人群称为白领。
【白领网民规模】
CNNIC第30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2000-2008年每年白领的增长比率约12%(详见《白领市场研究第一期(SNS, IM)》)
估算中国白领网民数量:5.38亿*20%=1.076亿;到2015年,白领人群约有1.4亿左右。
白领曾是一个带着光环概念,提到它人们想到的是高学历、高收入、体面的生活,如今还是这样吗?除此之外,白领还有哪些典型特征,有什么困惑,有什么需求?同样身为白领的我们曾反思过自我的生活现状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分析。
以一线城市代表上海为例,首先来纵观上海白领的基本面。
白领主体为26-35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普通职员,月收入5-8k,家庭年收入6-30w的人群。他们年轻,拥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其中外来白领占7成,单身无男女朋友的占3成,已婚人群占5成。
一、“吃什么”是每天都纠结的问题
注:人均花费26.8元,来自09年《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
二、“BMW 时间”
三、爱看新闻
四、自由支配时间不足5小时
五、爱锻炼 爱影院 爱郊游
六、自我增值
七、密切联系的好友数为2人
调查发现,在近3个月内,白领密切联系的亲属数量平均为4人,密切联系的好友数量平均为2人,经常联系的圈子大多数人为1-2个。与非白领相比,人数和圈子都偏少,这可能与白领工作忙,无暇联系朋友有关。虽然人数和圈子比非白领少,但白领的社会支持感仍然稍高于非白领,这可能和朋友质量有关,白领交友重质不重量。朋友少圈子少偶尔会带来孤独感,而对于30%的单身白领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调查中58%的白领希望认识新朋友或进入新的圈子,单身白领的迫切程度更高。
八、工作人脉、日常生活指引相对缺乏
注: 社会支持感6个基本维度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产阶级社会支持网》中“支持网”及“支持感受”的测量方法。
九、7成外来白领
十、消费选择,质量第一,兼顾实用和品味
从上面10点,你看到了怎样的白领?在高学历高收入的光环下,我们看到了白领工作和时间上的压力,看到了白领在工作上的投入和对自我提升的努力,看到了白领对休闲活动多样化的追求,看到了白领对情感沟通的渴求……我们的产品可以做些什么,帮助白领们提高效率,优化生活呢?
其他数据
以上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底上海CDC用研组进行的“上海白领生活调查”项目。
来源一:《上海白领生活调查》问卷,问卷通过QQtips投放,共投放AB两卷,回收3808份样本。
来源二:抽取各行业白领共11人进行访谈及回访,样本选取包含金融、对外贸易、房产建筑、互联网IT、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领域(如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的从业白领,行业选择参考《2011上海统计年鉴.行业分布》
来源:腾讯CDC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