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说明
所谓”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比如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需求分析顾名思义,要有东西给到手上,才能做分析的,一种是分析数据,一种是分析问题。这里是指前期已经完成了需求调查,需求收集等阶段的工作,需求分析就是要从这些已经收集起来的数据当中找出有价值的需求去实现,这部分可以叫做需求整理;从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当中去发现新的需求,或规划产品的未来需求,这部分可以叫做挖掘需求。这两个部分在需求分析的过程当中是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单独的部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其实估计大家都懂,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我这边只是做下总结。
要会做减法
初始的需求调查和需求收集虽然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去收集,也会反馈回来大量的需求数据,更别说无目的性的收集需求了。不过有数据总比没有数据强,需求分析人员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林林总总的需求当中找出可实现的,有价值的需求,排除那些无意义,不可实现的需求,或者是当前暂时先不实现,或者是这个产品不实现但可以利用在别的产品身上的,反正与当前产品无关的需求,都需要排除掉,这个过程就是在做减法。需求分析人员要根据产品的愿景,设计理念等等去捕捉到有价值的需求,这个筛选的过程是围绕着最终实现的功能区的,并不是胡乱筛选。比如说,我们收集到10个功能需求,觉得其中有两个是没必要做的,或者是可以以后再做的,就把这2个需求功能先排除掉,先做剩下的8个功能需求。应该来说,做减法是需求分析人员最基本的素养了,一般都是有东西去给你做减法的。
要会做加法
当收集到的需求数据无法满足现有产品的设计时,一种方式是重新做一轮需求调查,一种方式是靠需求分析人员的能力去找出新的需求来完善产品的设计,后一种方式就是做加法的过程。需求分析人员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产品设计理念的理解,可以提出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不一定就是最终的需求,但需求分析人员要有能力去总结发现。因为往往人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不全面的,所以才古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把所有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很有可能就是个非常棒的点。这里做加法主要还是要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取决,比如要做5个功能需求,需求分析人员觉得应该再加上报表统计的功能,这就是在做加法。一般的话要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会一些分析工具才行,比如UML,思维导图等等。做加法更多要看需求分析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
Digg挖掘
当我们面对一件全新的产品设计任务时,没有任何现成的数据去提供给我们做分析,或者说数据很少,这个时候需求分析人员要去挖掘需求,也可以说是发现新需求,这个新需求是全新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比如说轻博客需求,在此之前没有一种产品形式可以以微博的形式分享音频,视频等等富媒体。这个挖掘的能力需要锻炼才行,经常关注一些事物的本质,经常问为什么,经常去分解现有产品所提供的服务。网上卖车,网上卖房,以前从没有人做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需求也被发掘出来了。思维导图是很好的一种挖掘需求的办法,发散思维。
需求分析能力是产品经理所必备的能力,个人感觉做这块的工作,要有一定的工作积累才行,让应届生做这个好像一般都不大胜任,没有积累无法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常识。在平时,我们要多学多看多听多做,这样收集进来的讯息进行交汇之后,不擦出火花都难啊。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