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应用行将走到尽头了吗?不,才刚刚开始!
我在硅谷的这些年里,大凡有人让我用一个词来总结当时定义、主导消费者应用的关键技术时,我的答案都不得不是“照片”。现在,有很多人可能会在听到这个想法时翻白眼:“为什么不去解决那些大问题呢?”但是,当我自己回过头去看时,我发现那些围绕图片(这里以及以下所有的图片都是指数字图片)的大事件往往都能获得惊人的关注度,这就包括:苹果发布 iPhone 4(带着那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摄像头);Instagram 的快速崛起和高价收购;光场相机 Lytro 驱动的科技新发展;Pinterest 面板设计如何广泛影响各大电商网站;我们自己对时光机应用 Timehop 近乎自恋式的沉溺;银行的移动应用何以让我们兴致勃勃地利用其扫描、存入支票;阅后即焚应用 Snapchat 的迅速走红以及 Facebook 的 Poke 抄袭事件;还有,备受瞩目的、在用户界面上有重大突破的 Google Glass。
因为图片天然带有社交属性,又因为移动平台为各类公司导了大批用户,允许他们直接提供工具和软件,所以,图片俨然变成一个怪异又激烈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大的平台巨头开始挑战用户隐私的极限、还击对手、测试新的商业模式。但话说回来,大部分关于这个趋势的报道和分析都是专注于终端消费者这个层面,但在阅读本文时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将图片看成是移动摄像技术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因为,摄像头或许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最重要的一个传感器。
随着摄像头传感器的不断优化,围绕图片分享的各种机会也会增加。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尚处于这股图片狂热的早期阶段。假如你已经感到疲倦,那你得挺住,因为这事还会持续数年;但假如你已经为图片的未来感到兴奋,那不如投身其中干上一番。
先说硬件上面有可能出现的变化:设备的电池性能和处理速度还会不断提升,这就为更为丰富的图片采集、视频采集服务提供了条件;未来的 RGBd(d 代表深度)摄像头将不仅仅是利用摄像头采集光场信息,同时可以从传感器中采集深度信息,这两者相互关联,将为 3D 建模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我们希望,Google Glass 最终可以在被动式图像采集领域有广泛应用,不管是服务于消费者还是商业活动)。
而随着硬件对传感器性能的支持逐渐提高,软件方面也会出现新的可能性。现有的照片服务包括提供滤镜功能、照片组织功能和照片消除(阅后即焚的 Snapchat)功能。目前,Lytro 的光场相机技术已经可以采集整个光场信息,允许摄像头先拍照后对焦(尽管我不能确定该技术将被授权用于其他设备中)。再往前看,我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照相应用,这些应用会为每张照片提供更多的情境信息,比如说自动的图像 / 物体检测、照片自动标记和分类(尤其是围绕地理位置展开的标记和分类,标记应用 Findery 就在做这件事),照片的自动管理和组织等等。另外,我估计也会出现更多诸如 Stipple(可以在图片的任意位置标注链接、社交账号等各类信息的应用)这样的技术,在照片和图片被各种截图、在移动设备上被各种操控编辑、在网络上各种泛滥之前自动给它们加上指纹,以保护它们的初始来源。
不过,这里面很无奈的一件事是,我们实际只有在事发和市场验证之后才能确定诸如滤镜、Pinterest 面板这些图片技术到底有没有价值。所以,在未来,我们也只有在各种新的应用和试验层出不穷,在对它们的使用情况作出监测之后,才能真正清楚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新的机会,驱动他们推出更多的应用,以提升照片收集、记录、识别、照片操控(包括照片扭曲等编辑功能)、照片分享等各类功能,这些功能很多都会超出今人想象。
尽管我也无法说清图片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但我确实可以感觉到,在这个领域,我们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动作、新实验、新应用,以及更多最初看起来就像办家家的新事物,但最终这些小儿科却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渠道和沟通模式——而且,当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采集”时,这背后的社会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还有,我们甚至不知道,整个世界对于基于图像的、百分百会推向市场的、始于 Google Glass 的新型操作界面,会作何反应。或许,未来还会出现一个触屏的、自带摄像头的电视,等等等等。所以,说到图片技术,我认为,好戏确实还在后头。
来源:36kr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