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搞 Fat Startup-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必看
创业 = 大公司的相反 –Jamie Lin
从大公司跳出来创业的人,最容易有的毛病就是直觉的用大公司的那套做事方法创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Fat Startup」。
大公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但最怕就是出了事情没人负责。所以任何项目一定要详细计划,接着按部就班执行,务必让每个部门都参与其中。所以他们往往采用所谓「瀑布式」(Waterfall) 的开发流程,也就是从缜密的市场调研开始,接着让营销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定义需求,然后再由产品经理与系统分析师详细的计划规格,最后再分给 5-10 人的工程团队去开发。
产品开发完后,还要经过严密的测试、质量控管,才能够推出给消费者使用,因为我们怕砸了敝公司的招牌。好不容易产品上线了,赶快办记者会、重金砸下好几千万广告预算,务必让产品得到大量的曝光,吸引来大量的消费者。这前前后后往往需要花 6-18 个月的时间,动员好几十个人月,花费上千万的预算,最后一翻两瞪眼,到底成功还是失败要在瀑布一路流下到打中石床之后,才能够知道。
如果成功了当然很好,如果失败了,那也没关系,反正大公司动辄十亿、百亿的现金,同时在进行的产品线一堆,10 个新产品里面失败了 8 个,只要有 2 个全垒打就可以把所有的投资通通赚回来。
问题是你身为一个新创小公司,有几个千万、几个 6-18 个月给你这样玩?
当然没有。所以你不可能用大公司的那一套 Fat Startup 搞创业,你必须用大公司的相反,也就是 Lean Startup 来创业。Lean Startup 讲求的是在「最小的资源损耗」下,尽快得到市场的反馈,如果这个东西是市场不要的,那我就赶快把它杀掉,不要等到投资了 6-18 个月,好几千万下去,才发现它根本不是市场要的东西。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 Finished Product,你要做的是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低可行性的产品,也就是在最少资源与时间花费下,能够帮助你尽快了解市场需求的产品 — 有些人用的是一个 Working Prototype,有些人用的是 Demo 影片,有些人用的是一个「Landing Page」,有些人甚至是用 Google AdWords 来当 MVP。
做好 MVP 之后你要赶快推向市场,只要能有几十、几百个人使用,他们的回馈就能告诉你这个产品的成功机率。很多人说,推这么破烂的产品,难道不会砸了我新公司的招牌 — 嗯,其实,你的新公司根本没人认识,哪里来的招牌。如果你舍不得好不容易注册的好名字与域名,顶多用一个不同的域名推出得了 (或是另一个开发者账号,如果你的 MVP 是一个 App)。
有些人说,这样的方法也不能完全确定使用者到底有没有喜欢啊?当然没错,但是如果你只有几百万的资金,1-2 年的时间可以找到一些成功,那比起两年后几百万都花完了,走到了瀑布的尾端才一翻两瞪眼,Lean Startup 可以让你更早有机会调整方向,提高两年下来你的整体期望值。
当然什么样的创业方法都有成功的机率,但以资源少的小公司来说,你真的搞不起大公司的那套 Fat Startup。
(Photo via denube,CC License)
文:mrjamie.cc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