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讲述与做空机构斗智斗勇
做空就是为了挣钱,挣钱天经地义。不要生气,生气没有意义。一定要平和、开放、透明,主动出击和投资者沟通。最重要的是自己干净没问题,对投资者有信用。信用建立在不断的业绩表现上。
口述/周鸿祎(奇虎360创始人) 整理/本刊记者 叶静
一
我对做空这事非常能理解。
这几年,中国有一批到美国买壳上市的公司,不客气地讲,这里面骗子比例相当高,一些造假方法超过美国人的想象。拿出那种玩儿A股的精神,第一年赢利,第二年亏损,第三年就ST。路演的时候给人吹得都挺好,一到交季报的时候就老做不到。
再加上中国互联网行业又存在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国家本来应该给个明确的说法,又含糊其辞。熟悉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VIE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既成事实了,国家也不可能采取什么行动。但是,美国人认为你没有个法律规定,就永远觉得心里没底。
在这些背景下,美国对中国上市企业的不信任逐渐形成主流。Citron(香橼),特别是浑水,是一家比较出色的公司,早期发现了不少中概股坏公司。当时对这些做空机构我内心是比较尊重的,做空作为一种机制,确实能有效发现一些坏公司。这些公司被揪出来,相当于消除害群之马。
我一直都是当笑话在看,认为这种事儿跟我们没关系。平心而论,中国互联网公司作假的,确实非常少。为什么呢?这些公司都是拿VC的钱长大的,VC投你的时候就对你查了个底儿掉,而且一般来说,国外的公司投我们都有要求,从你很小的时候,每年都是“四大”来审计。在这个行业里作假太难了,特别是我们,又属于有很多敌人的公司,你没有毛病还得给你侃出点儿毛病。
所以,Citron第一次做空360时,我们觉得很惊讶。
二
Citron是在美国股市开市前发的报告,差不多是这边晚上9点,报告到我们手里已经10点多了。这种事儿不管你多么生气、睡不着觉,都一定要快速回应。我们半夜赶回公司,把网址站的、浏览器的、IR、财务、法务、公关等相应一堆主管都叫了过来。
看了Citron的指责后,心里就比较轻松了。很多问题我们觉得很幼稚,他对我们的模式一点都不懂。那我就解释。360这个模式确实难以理解,上市前在美国路演的时候,我一对一地给基金讲就讲了一百多次。路演的结果还是不错的,也说服很多人,但是我发现,上市后每次我们举办投资人会,我都要再次解释。
中国公司到美国去上市,通常都要在美国找一个大哥,比如说是中国的亚马逊、Google,美国人容易理解。但360谁都不是。我看了很多美国人写的报告,他们对中国的理解非常肤浅,就是用一些概念、名词来做解释,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及中国用户的习惯,不能感同身受,只能想办法把中国公司套到美国人能理解的模式上。
我经常讲,做产品的人要从用户出发。我有个习惯,很多人在网上骂我的时候,他就是骂得再难听,我一定要想他为什么要骂我,要从他的角度想,我觉得我才能将心比心去改进。所以尽管第一次已经感觉到Citron来势并不友好,我们还是善意地想,它对我们的模式确实一点儿都不懂。这时候你跟人吐口水肯定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就非常礼貌地把他所有的问题做了个书面解答,而且把我们没有讲清楚的问题给大家讲清楚。我认为,这正好是跟资本市场宣传和沟通的机会。我们内部定的是这个调子。
报告是发给所有的投资人,在当天收市时。而且我们说,欢迎你到中国来,你可以质疑我们,但最好能面对面沟通。在中国,对于这种事,态度很重要,好像谁要敢大叫、谁声音大谁就有理。美国不是这样,大家都很理智,你要是反应太过激,越委屈、越愤怒,投资人越不信。美国文化跟我们不一样,一定要理性地回答他,凭证据,有一说一。
第二天,我们组织了电话会,和做投资者关系的、买了我们股票的投资商逐条解释。这是件很重要的事,因为这些人买了你的股票,他们不信Citron、不抛你的股票,你就没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要跟投行的分析师联系,一定要让他们出来挺你,这点也很重要。
Citron第一篇报告对股价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当天跌了不到十个点,这和我们的快速回应有关。我认为我们解释得足够清楚了,它就不会再折腾了。
三
半个月后,Citron出了第二篇报告,害得我们又半夜睡不着觉。这次是围绕着我们的收入说事儿,我有点儿生气了,觉得这是有点儿故意找别扭。比如我们网站生意做得很好,因为这两年电商很疯狂,大家拿了VC的钱就投到我这儿来了,但Citron非拿没交钱的网站来说事儿。一个网站,里面不可能所有链接都是交钱的,比如百度,但中国人都用百度,我能不放吗?Citron就说,你看,据我们调查,百度是不付钱的。
但是,跟以后的几次一样,我们还是这个方法,又解释一遍。我后来认为他们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把你做空,就要找各种东西,已经不是在跟你讲道理了,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你说什么我解释什么。我不攻击你,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态度。生气没意义,对方躲在暗处,每天可以写一篇文章骂你,你一生气不就正中他下怀吗?尽管你知道,丫就是个坏人,可能是竞争对手派来黑你的,他也顺手挣钱,但你还是要摆出一种姿态,平和、开放、透明。有些公司在面对做空时特别愤怒,愤怒会让人乱了章法。
我曾经问过展讯。展讯被人做空过一次,他们当时就是快速反应,快速发出报告,保持透明,保持开放,这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投资者开放日,主动邀请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上百家投资基金来公司。跟当年路演时一样,我又讲了一遍我们公司的模式,然后请我们的VP(副总裁)跟总监们回答他们的问题。只要跟我们签保密协议,别把我的东西透露出去。你觉得我是骗子是吧?你到公司来看,因为一个人说谎容易,你很多人就很难圆谎了。
所谓反猎杀,其实也反不到哪里,我们都是比较和平地应对。你在明处别人在暗处,这时候遮遮掩掩没有用,就是充分地把自己敞开,愿意接受任何人的问题及来访。
今年一月,在中概股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们还做过一个5000万美元的回购计划。董事会授权CFO,一旦我们的股价跌到发行价之下,就开始回购。我们相信公司有价值,我们愿意真金白银地把股票买回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