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是“电”还是“商”:他们算科技企业吗?
别误会,这么问绝对不是要把电商“降级”到传统行业里面去。电商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购物习惯,这种转变最好地说明了科技怎样以人为本,又如何让这个时代有别于另一个时代。
但是,除了变着法卖各种你想不到的品类外,还能拿什么来区分“电商们”?更重要的是,电商有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和空间吗?
笔者最近半年在持续地做电商企业的报道,采访越多越困惑:我上个月写的卖衣服的那个品牌,与本周卖化妆品的这家店铺,有什么本质——哪怕是稍微核心一点的商业模式或技术上的区别?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电商们是在卖着各种不同的品类,卯足了劲冲销量,看重的数据无外乎客单价、转化率和重复购买率等。即使是被另外归类的“社区电商”,回归到网站设计、产品、物流和流量上来,做法也和综合类电商大同小异。
当然,这样大而化之的判断很容易引来反驳:纵观手机、搜索、杀毒和视频等,哪个行业不是这样?过去几年间,手机厂商不也在拼分辨率、屏幕大小和核心数量吗?
其实不然。手机领域,2007年有iPhone,近两年有App的大热;搜索的高技术门槛让谷歌和百度长期在占据中美两国搜索的第一位置——而这正是技术创新的力量和价值;杀毒在2008年迅速完成了个人杀毒领域的免费化,颠覆了长达十几年的收费模式;即使是进化最缓慢的视频业,横行了七八年的盗版播出也已经开始松动。
而在过去十几年间,电商又有什么变革?
移动电商算一个。电商将传统零售业的信息组织方式变革延伸到移动端,就像当初它变革掉PC端一样。移动支付是电商技术创新的好机会,不过更可能是运营商或者银联主导。
语音购物是电商智能化购物的重要一步,不过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语音输入在手机端的识别精准度已经非常高,但是流行度和普及度貌似并不理想。这可能有推广不够的因素,也有用户习惯的问题。尤其在PC端,每天在键盘上飞快打字的人,能不能忍受语音识别软件的延迟和识别错误呢?
对于骨灰级网购一族来说,电商的购物体验在近几年无疑有很大提升,模式上也不乏新奇的公司出现。团购的泡沫尽管破灭的有点快,但无论媒体现在如何唱衰,也不能抹杀这种模式的独特价值。基于淘宝平台,美丽说和蘑菇街从一个上游的信息组织者逐渐涉足团购这样的电商业务,不失为电商发展的新路径。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返利网站。
在淘宝、京东这些大综合电商面前,新兴的电商品牌只能通过模式上的微创新来寻求生存空间。例如主打机场取货的手礼网、从自主品牌起家的凡客。只是,由于电商涉及到的供应链、物流太过沉重,电商模式上的这些创新很难带来太大的发展优势。
从电商的发展轨迹看,电商目前算不上是技术驱动型的科技行业,电商的亮点应该是商业模式上的不断出新。人们往往对高科技的企业的成长性和经济回报报以高期望,但这一条可能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国内电商。电商现在的苦恼可能是,一边被评论家和媒体们定性为“本质上是零售业”,一边还要去达到他们对高科技企业高利润、快发展的期望。
(李云)
来源:http://tech.sina.com.cn/i/csj/2012-08-20/15547524946.s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