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中国:电商价格战是大骗子
从京东、苏宁价格战开始,不断便有人在其中插科打诨,先是国美的强行杀入,再是李国庆冷不丁的抛出“当当价格最低”论,可见“局外人”绝不想让京东苏宁坐收媒体曝光的渔翁之利。
“赢了眼球”是人们对此次电商大战的一致评价,但那些沉默不语的同行们真的就会吃亏么?亚马逊中国区总裁王汉华对此狂吐口水:
“这次价格战的背后是忽悠,价格战不能引来用户忠诚度,最终受伤的将是供货商!”
与此同时新浪科技就亚马逊中国在媒体沟通会上的表态做出了报道,虎嗅网摘编如下: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次价格战中消费者比以前成熟多了,从评价上来看,消费者已经冷静多了。”这是亚马逊中国区总裁王汉华与媒体沟通时的第一句话。在京东、苏宁、国美等8月15日疯狂的“比低价”活动中,亚马逊中国并没有介入。
汉华认为这次大战绝对有忽悠的成分。“你想想看,我说比你低10%,你说比我低5%,用不了3天,消费者在家买东西还能被送钱,我们从不参与这种忽悠消费者的口水战。”
“无论其他厂商店庆还是促销,我们的价格调整发生在每一天。”王汉华的信心来自于后台系统的监控和调价。“所以你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肯定是跟进的,而不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的价格也是最低的。
以下为王汉华口述:
亚马逊中国如何做促销?
美国也有价格战,美国也有促销,但是大家做法不一样。在美国亚马逊创造了一个叫做黑色星期五的日子,亚马逊在半年前就会准备这个促销,届时消费者有足够的货源、消费者有足够的时间去挑选。
如果你不做这种准备,效果是什么?就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发现的只有几件商品实惠、并且几秒钟就卖没了。所以很多消费者评论这次的价格战是忽悠,因为价格没有真正降下来,或者降价的产品没有货,抢到好产品的实际是少数人。
如果提前沟通,供应商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比如原材料如果大量采购,能够有更好的议价能力,所以对整个价值链都是良性情况。只要按照整个价值链合作的方式去做价格战,大家都是有利可图的。
价格战不能吸引忠诚度
亚马逊从来不相信通过价格战吸引的客户有忠诚度。
价格战是目前中国电商领域不可避免的行业现象,而家电又是其中价格竞争相对激烈的领域。亚马逊认为这背后,随着上游生产商、消费者的成熟,真正竞争的是“价值体验”,即从前台零售端体验(选品、价格、页面体验)到后台运营端体验(仓储、物流、客服体验)的综合价值,是“价值战”。
亚马逊也不认为价格战是持续经营策略。同时我们希望消费者多进行比价,鼓励消费者在任何时候货比三家。
供应商往往是价格战受害者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喜欢价格战。
亚马逊的经营策略是,从不挑起价格战,因为这个对商业伙伴确实不好,但是别人打价格战的话,需要跟进。这个时候供应商要起到一个作用,管理好渠道,因为这是他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亚马逊作为一个诚信的商业伙伴的话,不会主动挑起价格战。
这场价格战就是一场闹剧。价格战是一个商业常态,任何有商业的地方就一定有价格战,所以别把这个事情太当真,也不要关注何时会结束,大家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来源:虎嗅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