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字 大体验
随着ipad等移动终端的崛起,人们在移动终端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多,阅读体验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字体又是决定阅读体验的关键所在,那么字体在哪些方面又是什么影响着阅读体验的成败?
1.是否具有高辨识度
首先看看Consolas,这款字体,我们可以发现,i和w的宽度都是一样的,这种等宽字体都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非常适合文字编写,代码显示等工作。
还是这个例子,在Arial字体中,i,l 的辨识度很低,而且当有连续的il等较窄文字出现时,文字难以选中,此外Georgia中,字母o,与数字0 只在大小上略有区别,基本上分不清,很难做到一目了然。
由此可见,等宽字体受字母本身的干扰较小,字母大小固定,密度固定,此类字体,简单容易辨认,大大提升了阅读效率。但等宽字体也有很严重的问题,他用降低美观程度而换来了高辨识度,因此,大多只能出没于在一些代码编辑器等软件。
2.是否适合长时间阅读
Arial和Gerogia, 这两款字体在pc的网页上都非常用,但哪一种更适合长时间阅读?
虽然看起来无衬线字体虽然更简洁,醒目,但识别性却不如衬线字体那么明确,要想让读者进行长时间阅读,更需要的是让读者一扫而过,不需要思考就能读出文字,而Georgia恰好具备这一点特质。因此,一般来说在同等印刷条件下衬线体在的阅读速度要比无衬线体快五分之一左右。
首先衬线的笔画辅助起到的不仅是美观,还有助于辨识字体,其次,这些衬线笔画可以使得这些字母在基准线上的笔画在视觉上会形成一定的水平导视,可以引导视觉朝着水平方向移动,使得被识别性系数提高,这就是为什么类似于Georgia的衬线字体会在pc端和传统出版都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无衬线的Arial就好像大家闺秀,更适合地铁等一些醒目的标牌等一些大场面,而非衬线的Georgia却似小家碧玉,字里行间,百看不腻。
3.是否适应移动终端
由于iPad 的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要高于普通电脑,因此很多在普通电脑上合适的字体和设计直接搬到 iPad 上会由于背景的亮度而产生实物过虚的问题。这一点在搭配字体时尤其成为问题。某些细字体却严重发虚,导致原本适合的搭配变得不般配,严重影响了体验。
Retina Display 带来更细的精度,同时也给字体渲染带来了更多问题,由于在不进行缩放的情况下,显示普通图片时,它会用4个像素来显示图片中的1个像素;而在显示retina图片时,每个像素都对应图片中的1个像素。因此一些字体比如Georgia 就会变得非常细,导致字体在显示时与设计时不一致,影响了体验。
事实上,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硬件,只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因此在移动终端适当的加大文字尺寸(14px-16px)是比较明智。此外还可以加大文字的磅数也是避免发虚的办法,而在英文显示方面,PC端的经典之一Georgia还需慎用。
4.是否拥有缜密的排版
这一点,在中文的排版上 唐茶 就做的非常不错,实现了禁则处理、齐头尾、英文换行(hyphenation)等排版基本功,还对标点外挂(行末出现的句号、逗号、分号等标点会被「悬挂」到文字右边框的外沿。)和段首缩进进行了实验性尝试,都给读者带来了良好的阅读体验。
此外,阅读的体验还决于其他的重要因素,比如在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字体,字体的大小,磅数,文字一行的长度,文字之间的密度等。
阅读乃大,方方面面不离文字,文字虽小,笔笔画画紧扣体验。对设计师而言,优秀阅读的体验,不仅仅是让我们追求美的视觉,更是出于一种对读者的关怀。
来源: 百度MUX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