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布局大文娱:招式都一样,看谁会烧钱
腾讯花8.1亿买下《如懿传》网络首播权刷新了此前《芈月传》创下的纪录。如此大手笔投入背后,腾讯会担心得不偿失吗?
文娱产业的投入与太多内容相连,IP、粉丝经济、游戏及动漫衍生品的开发……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之下,大文娱产业是距离内容变现最近的地方。大投入的背后其实也蕴藏着大回报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个产业的玩法与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清晰,不存在“看不懂”的内容。以腾讯、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早已经在这一领域有了非常清晰的布局,总体来看,这些竞争者的招数大多十分相似,最终比拼的不过是谁更敢烧钱。
争抢IP资源
2015年《琅琊榜》、《芈月传》、《盗墓笔记》等IP剧纷纷搬上荧屏,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今年的暑期档里,随着《老九门》、《幻城》、《诛仙青云志》等网络文学改编剧的上映,IP剧霸屏现象再次上演。
网络视频平台成为IP剧火热的重要推手,除了大手笔购买IP改编剧。购买IP拍摄网络自制剧也成为另一种常见的方式。这背后的逻辑是,在视频平台的竞争当中,用户对于平台的忠诚度非常低。他们往往是跟着内容走,并不会单一固定在某一个视频平台。能够长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才会紧紧抓住用户,即内容才是入口。
腾讯花8.1亿买下《如懿传》是不是一份亏钱的买卖呢?2011年乐视网曾出价2000万买下花儿影视力作《甄嬛传》的网络独家播出版权,当时一举狂揽几十亿流量,至今已突破70亿,不仅给乐视带来了超过一额多亿的经济效益,更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成功打响“大剧看乐视”口号,成为了业内最为成功的营销案例之一。2015年12月12日,乐视在双12日当天公布乐视旗下产品销售业绩,“《芈月传》版生态产品(含定制版超级电视、超级手机及衍生品)总销售额5.1亿”这是乐视对外公布的一份双12销售数据。从数字对比来看,这笔交易是相当划算的。
对比腾讯此次大手笔买进《如懿传》网络首播权,围绕着这部剧蕴藏的超额广告收益是值得期待的。另外腾讯敢于砸下重金的原因还在于,这部剧是由周迅和霍建华主演。影视明星对于影视剧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在目前中国市场上影视明星仍旧是影视产品的收视率和票房保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热门剧中的“熟悉脸”总是那么几个。投资人为了降低风险,会依据明星拥有的粉丝量,进行仔细核算,这些粉丝量将直接转化成影视剧的收视率。周迅和霍建华的这组搭档,同属于一线明星的阵营,在娱乐圈深耕多年,二人的粉丝量与号召力绝对不容小觑。
对于超级IP的追逐竞争则更为激烈。今年6月底,阿里发布的一份“淘宝十大原创IP排行榜”显示,“故宫淘宝”排名第一。
腾讯、阿里早就已经看上了“故宫淘宝”身后的巨大价值。今年6月29日、7月6日,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两家互联网巨头先后宣布与其合作。阿里巴巴帮助故宫博物院建立“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故宫博物院出版旗舰店”、“故宫博物院门票旗舰店”三个官方旗舰店,在门票、文创、出版三大板块展开探索。
腾讯的NEXT IDEA则与故宫建立了长期IP开发合作(如“表情设计”和“游戏创意”赛事先启动)。 今年七月时,腾讯就以充满喜感的朱棣皇上在一支名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图刷爆朋友圈,为发布会造势。
故宫淘宝想以更贴近时下90后喜欢的形象出现的需求,与阿里、腾讯本身具有的巨大年轻用户群之间原本就存在合作的空间。两大互联网巨头都拿到了“故宫淘宝”这个超级IP之后,未来比拼的就不再是谁的钱更多,而是在获得这个珍贵的IP之后,谁能将其进行更有创意的开发,衍生出更多可以变现的模式。
在这方面,美国同行早已经为中国影视从业者做出了极好的示范。围绕着“魔兽”这个超级IP,仅魔兽电影的衍生品就收获颇丰。据万达院线CEO曾茂军此前透露,《魔兽》上映前电影衍生品在内地的销售额就已超过1亿元。业内人士预计,《魔兽》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最终能突破5亿元。
作者:王蒙
来源:http://www.chinaz.com/news/2016/0912/579666.shtml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站长之家,作者@王蒙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