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管理的三个阶段
创业邦成立于2007年,再过半年就满10年了,感悟良多。一方面是公司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是目睹了身边无数新兴创业公司的成与败。感觉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应该还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才能让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结下来,创业公司的管理,大体可以也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是创业最开始前两三年,可以说是“管事”的阶段,具体对应的管理主要是产品的研发和营销。这也是起步最艰辛的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死在没有找到一款符合市场刚需的产品,抑或是这个产品没有对应的商业模式,市场和用户规模再大,也没有办法变现。这时候,一个合格的CEO需要管理产品的定位、研发进程,能够身先士卒地带团队进行市场推广,以及找到适合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建立核心竞争壁垒。很多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没有对市场足够的敏感度,没有从零开始的经验,往往会在这个阶段受到很大的挫折。而熟悉产品、技术或者某一个行业的创始人和CEO能够脱颖而出。
第二个阶段,创业2年到5年,通常是公司摸索出了基本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产品线逐步丰富,需要在垂直行业进行市场扩张。公司的规模加大,各个职能部门开始完善,CEO的职责转变为对于人的管理上。这时候CEO的职责必须及时转换,通常由最初对事(产品技术和营销)的具象管理升级到对人的管理和建立管理系统。在各个层面找到合适的专业化人才,替代CEO具象的项目管理,对同事的要求是专业化程度更高,能够独当一面。CEO未必是垂直专业技能最高的一个。
但对于高速发展的公司,问题在于,团队都忙于打仗,对于细节的管理问题都被企业高速发展掩盖了。在后面的公司发展中,有些问题逐步显露出来。这需要CEO不断在挫折后总结自己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通常是企业发展4-5年后,在所在领域的相对市场地位基本确立,但是在新兴的领域由于技术的变化,CEO需要迭代到战略管理中。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通常是3-5年一个周期,比如在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之后的蓬勃兴起,比如社交媒体的出现,以及最近几年的智能硬件到机器人行业的火爆,要求公司的产品形态和对应变现的商业模式不断升级。美团从团购到外卖和电影票的转变实际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大众点评成立于2005年,5年后就面临着团购这一波热潮转换,它赶上了团购却没有赶上外卖。CEO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进入战略管理阶段,选择新的战场,抬头看天,而不是低头耕耘。这时一个好的董事会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帮助创业公司从一堆纷繁复杂的战略选择中,找到最适合的一个。
但这个阶段,人的管理依然很重要,战略一旦定下来,具体的业务就必须有人去带,去拼杀。有些业务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领队,做也是白做,挖人能力至关重要。
最后,不管是否是资本寒冬,融资和公司财务管理也是也是CEO不可忽视的。程维找到柳青加入,最重要是解决滴滴的融资问题。有了资本的支持,创业公司就可能获得生存的那一口气,还有翻盘的机会。同时,赚不赚钱也要靠算账,许多成功公司的CEO对数字都非常敏感,也是非常节俭的。但中国的创业公司对于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的了解,以及中国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距离还很远。
作者:南立新
来源:http://www.cyzone.cn/a/20160830/303066.html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南立新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