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正式推出出版物订阅服务 引发出版商忧虑
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消息,苹果昨天发布App Store订阅服务,用户可订阅该应用商店内的电子报刊和影音内容。然而,此举引发了一些大型媒体公司的忧虑,认为这将导致苹果获得用户控制权。
苹果正借助其广受欢迎的电子产品,以及iTunes和App Store,力图在媒体和娱乐市场占据更多份额。与此同时,随着纸质报刊业务的衰落和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出版商们正竭力开拓在线订阅业务,以获取新的收入来源。
但按照苹果的规定,一切订阅均需通过“应用内购买”(in-app purchasing)系统完成付款,而苹果将抽取订阅收入的30%。而媒体公司此前提供的订阅方式是在应用内提供一个外部链接,用户需要跳转至其他网站完成付款。苹果的这一要求将对苹果设备上的报刊和影音内容销售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价格分歧、隐私政策等问题,大多数出版商尚未与苹果达成订阅协议。时代华纳旗下的《体育画报》未能进入苹果应用商店,却已经与包括惠普在内的多家厂商合作,将登陆多款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时代华纳的一名发言人周二表示:“我们已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其他平板电脑厂商达成协议。苹果的最新决定看上去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但它引起了许多问题,主要与消费者数据有关。双方仍需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
苹果则表示,目前未能按照要求,采取“应用内付款”的应用将被要求整改。可能受到影响的流行媒体应用包括Netflix、亚马逊Kindle、Hulu Plus和新闻集团的《华尔街日报》。这几家公司尚未就此置评。
苹果本月初联合新闻集团,发布了首份iPad电子报——《日报》。该报订阅价格为每周99美分,或全年39.99美元。它也采用了“应用内付款”的方式。
苹果表示,出版商可在自己的网站上销售iPad版电子报刊,并通过自己的付费系统收取订阅费,或将电子报刊免费提供给已经订阅纸质报刊的用户。苹果将不会获得分成。
然而,出版商通过其他途径销售电子报刊的同时,必须在App Store内“以相同或更低价格”提供这些应用,并支持“应用内付费”。
目前,出版商可以绕开App Store,直接向消费者出售电子报刊。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在内的多家报刊使用自己的付费系统,捆绑销售纸质、在线和电子版本。
《金融时报》的一名发言人称:“尚不清楚这会对我们的业务模式造成何种影响;但显然,我们将在未来几天内与苹果讨论此事。”《经济学人》的一名发言人称,该刊“正在阅读苹果的声明,以确保在发表任何评论前完全理解其含义”。
《纽约时报》即将发布电子订阅服务,用户可购买该报在线版和电子版的阅读权限。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报正开发自己的跨媒体付费系统,以规避iTunes付费平台。纽约时报公司的一名发言人称:“我们正与苹果合作,研究这是否会对我们的方案造成影响,以及造成何种影响。”
App Store订阅服务将使苹果掌握用户信息;而出版公司希望获得这些信息并用于营销。与此同时,此举将遭到隐私保护团体的质疑。苹果表示,通过App Store订阅电子报刊的消费者将可以选择是否将其姓名、电子邮箱地址和邮政编码提供给出版商。此类信息将受到出版商而非苹果的隐私政策的监管。
苹果还表示,如果出版商能提供明确选项,并告知App Store的消费者任何额外信息将受该公司而非苹果的隐私政策的监管,那么它可以要求从消费者获得更多信息。(彦飞)
来源:新浪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