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设计产品时避免给开发挖坑?
在脉脉上参与了如何避免给开发挖坑的主题讨论,结合自己的回复和脉友的回复,重新整理了一下这块的一些想法。
要想避免挖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挖坑”?个人浅见,所谓挖坑多数情况下是指:产品经理已经完全确定了需求,甚至写好了需求文档,然后找开发同学碰最终定下来的需求,但是此时才发现时间不够、资源不足、投入产出比太低、当前没有相关专业人员、核心逻辑不够清晰、对现有系统影响太大甚至有消极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时候由于某些原因硬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也就是会有各种坑。我把这种坑称之为“大坑”,也是最开发同学最害怕的坑。
还有一种是那种细节上的不完善或缺失,我称之为“小坑”。对于小坑,在碰需求的时候,开发同学多数能够极大化地弥补,而且即使发现不了,对整体的开发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避免挖“大坑”来讲,产品经理的最佳做法是:一开始就将开发同学拉进来讨论各种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多数情况下,产品经理在面对一个需求时,满足需求的方案绝对不止一个。有一劳永逸的方案也有暂时性方案,有适应未来的扩展性方案也有当下使用的毫无扩展性方案,有简单的方案也有复杂的方案,有满足核心需求的方案也有满足所有需求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实施起来肯定大有不同。如果在设计方案之初,在产品经理心中有了一系列备选方案之时,就让开发同学参与进来,开发同学就可以根据这些方案来提出一些建议,产品经理也可以权衡一下得失和难度等。在这种沟通机制下,当大的方向或实施方案确定后,再继续往下走细枝末节的地方,往往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开发前多沟通,开发中就省心”。一个功能或一个应用在雏形设计阶段,调整起来是非常快的,一旦开发开始,越到后期越难调整。正如一栋大厦在图纸阶段调整起来是相对容易的,但到封顶时想要调整就很难了。
对于避免挖“小坑”来讲,就要更多地看产品经理对细节的把控程度和精力时间的投入上了。在最终与研发同学讨论需求前,将每一步的细节逐一过一遍,会有很好的效果。画流程图和写需求文档也能够极大地弥补细节上的不足之处。可能有人会说,难道做产品还有不画流程图和写需求文档的吗?当然有。很多情况下,在人力物力紧缺时,产品真的没时间画流程图和写需求文档,往往是只要核心逻辑没问题,就开干了。
有没有不怎么沟通,也不怎么挖坑的情况?有。
- 如果产品经理真的懂技术,能够大神般地帮助研发同学想好大部分细节,挖坑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少。但这种产品经理太少了,不具备普适应。
- 产品经理之前做过类似的功能/模块,可以完全套用到现在的产品上,非常确信没问题。这样,坑也会少。
正如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事物一样,也没有百分之百不挖坑的产品经理。不挖大坑,少挖小坑,是一个合格产品经理的基本追求。
#专栏作家#
岳山丘,微信公众号:iamyueshanqi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慕课网产品经理。兜兜转转好多年,一直在教育行业做产品。初始做内容,后来开始做WEB端。关注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顺便赚点小钱花)。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研究移动APP产品,希望能够多学习一些东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