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妙用(1)
张光明投稿 主笔:光明 原文
最近在读 《影响力》这本书,受到了诸多“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启发,由于职业兴趣的原因自然就将其延伸到了网站运营的应用中。同期在群里也和一些圈内朋友探讨过“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应用”话题,反响相当热烈。在此,做个较深入的阶段研究总结。
(P.S: 很感谢邢硕兄的邀请,有幸加入“互联网产品运营群”,认识了很多互联网产品(网站)运营同行,结交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其实,网站运营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用户心理的运营,如:“从众心理”、“对比心理”、“占便宜心理”等,都是网站运营者最喜欢利用的“人性弱点”,特别是电商类网站,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接下来一一举例说明:
1.从众心理
从众俗称:“随大流”,即: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网站运营中被最常利用的社会心理学就是:从众心理。如:“产品热销排行”、“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查看(购买)过”等网站模块设计,就是瞄准的 “从众心理”,即社会认同,在“凡客”、“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网站中能够找到很多例证,如下:
热销排行榜:
相关购买:
2.对比心理
对比心理在网站运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手段,如:在对商品进行促销时,商家往往在刊登折扣价的时候会同时显示商品原价,这种显而易见的价格差对比,对消费者的冲击很大,促销效果十分显著。
还有就是在购物结算过程中的应用。当你购买了价值几千元的电脑后,在订单提交结算过程中,网站常常会附带推荐你购买“电脑包、鼠标”等配件,相比于几千元,对这种几十元,一百多元的物品,你就会觉得很便宜,也就容易被引导一并购买。例证如下:
3.占便宜心理
网站运营中还有一个商家利用最多的心理学,即“占便宜心理”,最典型的招数有:产品试用,返利,打折等。商家通过这些最常用且简单招数,能够达到各种不同的营销目的:
Ø 试用可以让商家的产品直达用户,并有机会获得口碑;
Ø 返利则能够达到让用户消费更多次的目的;
Ø 而打折则能够促使用户购买更多可能并不需要的东西。
4.物依稀为贵
物以稀为贵常用的营销手法就是“限量出售”、“限时供应”。
对此最优发言权的当属那些服装服饰的奢侈品牌了,如Lv、Gucci等,每年都会发售一些限量版产品,将消费者的胃口吊得足足的;另外的例子就是最近两年最为风光的苹果,更是将“物以稀为贵”心理学应用,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领域最为典型的例子则是:团购网站。
对于“社会心理学在网站运营中的应用”话题今天暂时讨论到这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还在继续,以后还会接着总结和分享,同时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