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用性你需要考虑到的关键点
在注重效率的工作,首先考虑的是效率,可能易用性就要放在第二位了。在使用者已经学会使用以后,如果程序还让带领用户一步一步执行,只会让用户感到很讨厌。——《交互设计精髓》
易用性专家提到要“聚焦于用户”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是因为易用性取决于把用户的需要保持作为设计过程的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必然地涉及到更多的东西,不仅仅只是遵循一套规定在界面上按钮、菜单如何摆放的规则。
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需要在易用性上做权衡,但这个权衡并不总是很容易去做的,有时候甚至是无法去权衡的。以下是笔者列出的几点需要考虑的易用性关注点:
1、将易用性更早地体现在设计中,例如需求阶段
笔者设计的产品在最开始收到需求时,需求提供者说我们的工人有的根本不会使用电脑,你不能设计的过于复杂。我当时反驳了一句,那这种工人就不是我们的用户。当然了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多少还是带了一种情绪,觉得需求提供者这就是逗我玩呢,试想我们做的是一个软件产品,不会使用电脑那总认识字吧,可以根据用户手册学习啊。
但是从中我深度询问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目标用户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工人,导致可能学习成本比较高,所以从设计上要尽量的简单明了,具有指向性,不给这类用户看过多的需要分析性的信息,例如导航的名字要准确具体,页面展示内容要尽量的展现对该类用户有意义的,需要完成的工作最好带上工作该如何做的详细步骤……等。
2、你的设计要尽早地进行易用性测试
很多人说设计做的好不好,就是拿着你的设计给对这个事完全不了解的人看。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你的设计要尽早地给测试人员,给最终用户进行试用,因为至少是懂业务的,否则关注点可能不会集中在呈现出的功能上,而是被界面的美观度等外观方面分散了关注点。这个过程可以是评审会议,也可以是原型试用,总之就是不能让人觉得这个设计很别扭,是顺畅的就好了。即使它并不是难么容易使用,也没关系,只要是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思维的。因为令人别扭的设计不见得是别致,可能是你对业务的过分理解!
这个过程在开始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但是当产品越趋于成熟,它将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这个过程会为你节省更多的返工、修改bug的成本。
3、尽早将所有设计整合在一起进行演示、评审
很多团队可能都不是一个人在做设计,多人做难免会有风格上的不统一,这种不统一可能在分散的评审会上不会被关注到,一旦付诸开发就会产生易用性bug。笔者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一下子涌来的需求过于多,所以按照模块分配给了几个人来做,结果做出来的设计在复选框的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评审会议也是每次都针对模块进行的,最后直到开发提交给测试才发现这个问题,结果当然是统一成一种修改了。
所以要尽可能的将所有的设计整合到一起进行评审,或者进行易用性测试,也有助于发现逻辑上的问题,模块之间的矛盾在设计集成之后会集中性的爆发,如果在设计阶段解决将会节省更多时间成本。
最后,我想说大多数因为强权改变的设计都会被用户认为很难用,所以设计的反复评审与测试是很重要的,这是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的过程。
作者:范范,目前在做智慧消防的相关产品设计,咨询顾问转产品,一切关注都在用户需求。
本文由 @范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