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嘴“撕逼”的产品经理肯定做不好产品经理
但凡做过产品经理这项工作的人,都得承认“沟通”是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产品经理需要和用户、运营、老板、销售、设计、研发、测试等等几乎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员就不同的事情进行沟通。
由于大家知识背景、立场、信息获取层级等等方面的不同,沟通中耗时耗力是肯定无法避免的。有时候,彼此之间由于沟通方式的不同,产生争执也在所难免。毕竟,有些夫妻一起过了十几二十年甚至还在吵,凭什么几个认识最多几年的同事沟通起来就会不起争执呢?
但是,在沟通中,最怕的是什么呢?最怕的是沟通的一方或双方是用所谓“撕逼”的态度来看待沟通这件事的。
“撕逼”这个词,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潜台词里可能包含了以下一些含义:
- 对方和我是敌对的、对立的。
- 我必须说服(干掉)对方,不然工作没法进行。
- 对方是傻逼,啥都不懂,还想要说服我。
- 我说的就是对的,对方不同意就是无理取闹。
- 我必须全副武装,做好一切准备来对抗对方的进攻。
……
以上,都是些负面或不合理的想法。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与别人沟通的时候,抱着“撕逼”心态,必然是无法达成良好的沟通效果的。最终的沟通场景只可能是漫无目的的争执和攻击,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果言必称“撕逼”,基本上是难以做好沟通工作的。自然,本职工作也难以很好地完成。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我们说“撕逼”这个词,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言语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只是偶尔说说,确实没啥。但如果言必称“撕逼”,就会对潜意识产生强烈的暗示,而最终,这种暗示会造成我们心态和行为上的变化,让我们以敌对的态度去面对沟通这件事。
如果我们每次去找人沟通的时候都说是去“撕逼”,不久后我们与对方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像“撕逼”。因为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会表现的越来越敌对,会越来越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在这种沟通前提下,对方又不是圣人,必然会有所反应:要么是冷漠对待,不理不睬;要么是针锋相对,针尖麦芒;严重中恶语相向也是可能的。而对方的这种表现也会更加强化我们的表现和态度。这样,恶性循环就开始了。最终,不是不欢而散,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只能高层出面来解决。
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去和对方“撕逼”,结果就真的会变成“撕逼”。抛弃“撕逼”心态,才是良好沟通的开始。抛弃“撕逼”这种说法,是抛弃“撕逼”心态的开始。
PS:如果不相信以上的说法,你可以在某次沟通前试试对自己说“我要和对方去撕逼”,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理变化。
#专栏作家#
岳山丘,微信公众号:iamyueshanqi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慕课网产品经理。兜兜转转好多年,一直在教育行业做产品。初始做内容,后来开始做WEB端。关注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顺便赚点小钱花)。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研究移动APP产品,希望能够多学习一些东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