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汪和程序猿,如何才能非暴力沟通
作者在创业型公司负责产品工作,因为没有设置单独的产品部门,所以被暂时安置在了技术研发部。从我被调到技术部的第一天起,老大就告诉我“你和开发永远成不了一类人”。
用“相爱相杀”形容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关系未免有些严重,但PM和研发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工作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但大部分时间需要相互信任、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我想过这个问题,程序员对话产品经理,存在先天上的优势——编程工作的技能值非常高,大部分人无法通过短暂的学习就能获得,这是让程序员们非常自豪的事。而且这种优越感也扩展到了由研发转过来的产品经理身上。马化腾说过“我认为所有的产品经理都应该具备技术背景”。当然作为一个没有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来说,我从内心是不愿意认同这句话的,但普遍的认识确实是:产品经理难以从事研发,但研发可以轻松地转为产品经理。(这又引出了一个比较大的、一直在争论中的话题“产品经理到底需不需要懂技术”)
扯远了,说到和程序员的沟通,确实要区分一下PM和研发不同的思维习惯。
以我自己为例吧,作为产品经理,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
- 这个是不是真正需要的?
- 有没有更好的、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方案?
- 怎么做体验更好?
- 怎么才能少给后续的运营挖坑?
- 技术的实现难度有多大?
而程序员在做事情时会思考:
- 这个怎么实现?
- 怎样才能降低开发难度?
- 会不会对之前的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 是不是可扩展和易维护?
虽然PM也会考虑(可能大部分时间是自以为考虑)技术研发的成本,但毕竟不是自己做的工作,所以这方面的思考难免浅显和主观。其实,作者在跟公司的程序员GG、MM们沟通时(补充:他们人真的挺不错~工作不忙的时候大家每天中午玩狼人杀),也着过急,吵过架。但冷静下来想,真的是因为缺乏对编程的了解和对程序员的理解,才会造成这些问题。所以作者要在这些负面的事件中承担主要责任。
我估计和我本人一样,大多情况下,非研发出身的PM在和研发沟通时,困扰的问题有两个:
- “看起来很简单啊,为什么告诉我不能做?”(“看起来很简单啊,为什么工期这么长”)
- “本来已经沟通好的需求,为什么写代码的时候又跟我商量不这么做了?”
根据作者现有的工作经验,非研发出身PM可尝试用以下方法加强与研发人员的沟通。
- 把握好需求评审的流程,一定要把涉及到的所有研发人员都拉过来,并且有重点的对产品需求进行讲解。大方面的事情要尽量在会上沟通好,细节性的工作可以会下单独沟通。
- 一定要改变观念,程序员是与你合作的同事,并非是你的下属,产品经理是个职位并非头衔。有些刚入行的产品人员还有“以我为大”的观念,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
- 如果你不了解技术,切莫有太多的“我认为这个很简单啊”的想法,当你对实现难度、工期没有概念时,要虚心请教架构师或主程序员。如果他们能为你普及些技术概念,说明你遇到好同事了。
- 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想法,程序员们也是。如果你发现确实是因想单纯减少工作量而提出修改需求或质疑需求。一定要运用两个法宝来说服他们:用场景感染,用数据立足。增强体验的需求在研发眼里,属于可做可不做(“有那么重要吗?在我看来只是增加工作量的”),这时候就要搬出用户场景,就是给研发讲故事,这个做了用户是什么感受,没有的话用户又是什么感受。数据就不用说了,因为程序员本来就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动物,如果有数据支撑你的观点,那再好不过。PM虽在技能方面不是最精专的,但一定要有全局观点,当你提前考虑到了别人的质疑,才能有备而战。
- 相信你的研发同事和你目标一致,相信程序员们从内心是非常想做好这些工作的,就像他们会信任你,相信你做的需求并努力实现它。同理心,真的是沟通中的三字金言。
我问过北京的同行,和研发有冲突时你该怎么做,他回复了一句“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撸串解决不了的!”
本文由 @joanna726(微信公众号:zhaona_p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