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说说降低沟通成本的几个建议
80年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曾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30多年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再回看这句经典,发现它仍旧值得我们借鉴。
互联网追求效率,每个企业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巨大的利益。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因为沟通成本太高,最终使得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沟通成本太高,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比如浪费时间,项目延期交付,不必要的加班,职责的混乱等等。结合以往的经历,对于解决沟通成本太高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各位参考。
公司层面
一、公司部门间的沟通问题
这主要指产品与技术的恩怨情仇,运营与设计、文案的爱恨纠葛,文案与设计的悲欢离合等问题。其实,总结起来看,部门间的沟通成本太高,本质上是需求与解决方案不能达到很好的契合,或者说没有找到最优解。所以,解决部门间的沟通成本太高问题,笔者建议:
- 如果需求能够当面说清楚,就不要用社交软件(QQ或者微信)解决;
- 要习惯使用邮件,尤其是有重要需求的提出或者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的时候,毕竟邮件易保存和查询;
- 对于多人参与的工作,最好能够在方案确定的前、中、后期,组织小型会议,与相关人员共同商议;
- 梳理出清晰的流程。分配工作时,要明确谁是第一责任人,谁是第二责任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时间节点应该固化下来,明确奖惩机制,一切按照流程办事。
二、总部和分城市的沟通问题
除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可能出现成本过高问题,总部和分城市沟通时也会出现这种问题。由于距离较远,总部城市和分城市消费观念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在策划活动时,总部的统一部署与分城市的的不一致、分城市自主运营能力较弱,分城市不能及时回复、活动方案修改时间较长,修改次数频繁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的建议如下:
- 大型活动应由总部统一部署,各分城市可根据方案进行不同程度的微调,但总原则不变;
- 对于小型活动,应给分城市独立的自主权,但方案应向总部报备;
- 在分城市的组织架构还没有完善,需要总部扶持的情况下,分城市要将具体的工作需求罗列清楚,由总部委派专人统一调度,分配各项任务,然后将工作成果汇总到被委派人手中,再交由分城市;
- 应该定期举行城市间的电话会议,进行阶段工作任务部署与复盘;或总部、分城市互派人员定期出差考察,了解分城市和总部的运营情况,学习总结;
- 由于距离问题,总部人员可用社交软件和邮件进行任务的通知,但如果分城市没有及时回复,可致电分城市负责人知晓。
个人层面
笔者认为,在与各部门、各城市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对接人。因为对接人不仅是传声筒,同时也是工作执行部门的任务分配者,以及整个工作进程的把控者。所以,这就对对接人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个对接人,应该至少这样做:
- 将需求罗列成清单,并按照紧急程度进行时间的分配。
- 对每项工作所要取得的效果进行提前评估。
- 将每项工作分配给各个工作承担者,并规定完成时间。
- 在工作承担者工作过程中,跟踪进程。
- 工作初稿完成后,与任务承担者共同修改。
- 修改完之后将工作汇总,检查有无遗漏,并将已完成的工作,逐一勾掉。
- 将完成的工作交由需求者。
工作中的沟通问题至关重要,希望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的这些经验,对你提高工作效率会有所帮助。
以上。
本文由 @蟊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