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向其他合作伙伴学习什么?(前端 & 开发篇)
承接上一篇文章《初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向其他合作伙伴学习什么?(运营 & PD 篇)》,今天写写前端 & 开发们值得我们这些初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去学习的地方。
对边界场景的敏感
设计时考虑不全、遗漏边界场景是初级设计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为空状态如何处理?输入字数超过上限怎么办?网络突然中断会怎样?……经验不足的新人们总是会在设计稿中遗漏掉这些地方,直到评审中被前端&开发同学各种挑战,才意识到需要补全。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设计师们来说,想把所有的边界、极端场景都考虑完整存在一定难度,也没有太多必要(会分散对于更重要事情的注意力与思考),但那些体验做到极致的产品,对于这些边界场景的细节打磨基本不会放过。而有着缜密逻辑思维的程序员 GG 们对边界极端场景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比设计师要更强,只是有时他们会自行给出解决方案,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却不够优雅,这里就需要设计师们主动去请教、发现问题和配合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及时总结场景,不在之后的设计稿里再次遗漏。
无形却重要的体验
虽然挂着用户体验的头衔,但设计师们总会多多少少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对界面、动效等「看得见的体验」的关注上,而有意无意忽视了一些无形的用户体验问题,比如速度、稳定性等。
而这些「看不见的体验」,带着用户的直观感受却可能比一个精妙的微交互动画强烈得多。一个天马行空不拘规范的布局设计,也许视觉体验惊艳,却也可能导致真实用户场景里漫长的加载等待,最终让用户无法忍受、提前离开。
这些无形体验是前端 & 开发们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不应忽视的地方。
建立工具降低成本
《打造 Facebook》一书里提到硅谷盛行的「工具文化」:「这些工具的基本理念就是,凡是被很多人不断重复的好习惯,要将其自动化,绑定到工具之中。以 Don’t make me think 的方式来推广好习惯。」
而将习惯自动化成工具的做法在设计师群体中就相对偏少,当然这也和设计师动手落地能力相对不足有关。我们重复性地做着复制粘贴、标注这样的工作,甚至力求做得精美(我曾经把标注做得很好看也当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却很少像工程师们一样思考推动更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出现来代替人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到对业务、产品的思考中去。
所幸的是,至少在我们公司内部,中台设计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呼吁和落地。典型如 Marketch 的出现,设计师们彻底告别标注的「脏活」,而前端则可以点哪看哪,而不是迷失在一大堆错综复杂的标注文字当中;还有像 Banner 、商品列表等大量、重复性的内容,也在各部门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种模板、Sketch 快速绘制插件,显著降低设计师出稿的时间成本,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鸿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