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的五个W
Who、what、where、when、why(还有how,以w结尾)。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如果要得出有力的论据和传达合理的故事,那么必须得先回答好这几个基本的问题。在用户体验的世界里,能否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能够与用户产生共鸣的产品和很快就死掉的产品的区别。
Whitney Hess,我们本周的客座作家,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没有用户体验意识的创业公司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what上,而缺乏对产品远景及战略的思考。要想发掘远景和战略,刚启动项目时就应该有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因为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来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what)
不要混淆了“what”和“what are we building”,在我们开展项目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思考后面的几个W只是徒劳。花些时间将这个问题回答得简明扼要吧,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后面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谁是你的客户?(who)
这是打造新产品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果你不能深刻地理解目标客户,将面临做出的产品和客户的预期、用例不符的风险。用户研究、人种学和角色模型这些用户体验设计工具能够帮你回答这个问题。
现有的模式和解决方案中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where)
了解其他人是如何解决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可以让你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识别现有模式中失败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寻找体验过程中可以取悦客户的机会点,你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断地遭遇这个疑问。
何时应该开始收集用户反馈?(when)
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尽可能早和尽可能多,但这却并不一定合理。如果你过早地向他人介绍产品,那么风险是用户主导了产品的发展;但如果你过迟地介绍,又可能错失有用的反馈,产生诸多的无用功。了解你的客户是谁,思考如何优化现有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你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用户测试和反馈收集。
产品为什么能够解决问题?(why)
明确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目标客户是谁、现有的解决方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之后,我们应该可以清晰地论证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能够解决问题了。这应该是确定基于长期战略下的各种短期目标的基础。
数据如何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做什么?(how)
有无数的分析可以用来验证假设、确认设计决策和明确产品或市场组合。如数据挖掘、眼动追踪、A/B测试、用户流、人种学研究、可用性测试等各种技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洞察产品。没有什么是太小就不值得测试的,字体、界面层级、交互等等这些东西,数据都能帮助你了解它的现状以及思考应该如何调整。
从一开始便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并且以用户体验为驱动的公司一般走得更远,它们将成为不断扩大的创业大军中的领头羊。
原文链接:http://52weeksofux.com/
本文由 @郑坚义(知乎专栏:52周用户体验之旅)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