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产品需求调研复盘笔记(调研流程及关键点)
在系统外包商进行对外实施项目之前,需求调研指乙方对甲方需求进行摸底了解。需求调研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商务谈判和研发及验收流程。
需求调研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初次摸底。结果物:是否与该客户合作的主观结果
- 第二阶段:系统边界框定。结果物:大的系统功能模块的认定,SOW交付。客户有初步意向或投标过初轮。
- 第三阶段:mock展示。结果物:系统主用例通过客户认定,商务合同签订或中标。
第一阶段:初次摸底
准备资料:客户当前业务信息收集(包括财务状况,是否盈利),谈判时对方参会人员及职位,欲向对方主推的产品或服务的纸质文档(重要,很有可能客户所在场所不能投影),标准化问卷(不需展示给客户,自己对照检查看问题问的是否全面,主要涉及到自家产品绝不可能做到的大的业务边界)。
交谈过程:倾听为主,若需介绍,泛泛而谈。
无需谈系统,主谈案例,但不应透露其他客户名称。
观察对方状态,若对方为CXO级别,问业务主打方向,无需拘泥细节,主谈远景。
关键点:考察对方是否预期过高,是否不懂法规,是否需求过虚。以上三点有一点,慎选,需回公司讨论。
回公司复盘:产品,商务和技术主管就客户愿景给出解决方案,并评估:
- 与本公司当前主营业务是否匹配
- 本次合作是否有利于产品积累
- 对否有利于公司在业内地位的提升(起码是稳固)。
第三点为最重要。若三点全部占据,放弃。
第二阶段:系统边界框定
准备资料:解决方案PPT和大致的业务框架,竞品报价信息,技术主管作为资源必须出席
交谈过程:主讲解决方案适用的用例场景,颗粒度在10个用例左右。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对方在倾听中提出的问题稍作解释,不应生发跑题,注意控场。用例讲完后集中回答问题。
若对方拘泥于技术细节,告诉对方,技术上的问题不是问题,解决方案是否满足客户需求是本次沟通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际谈判中,甲方的技术是乙方的毒药,且不可被甲方技术主管牵着鼻子走)
关键点:是否漏了第一次沟通中没有讲到的关键用例场景,甲方的技术主管是否非常难缠,甲方对乙方的产品及实施周期是否期望过高。
回公司复盘: 本阶段沟通可能需要往返两次或更多,直到确定下最关键的10个用例场景。
本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商务合同的签订(附SOW)
第三阶段:mock展示
准备资料:技术原型(简单的数据库及前后台界面,需要做一些假数据用于呈现)
交谈过程:详细展示mock的每一项功能,仍按用例展示。
本展示需产品经理进行,技术主管作为补充。若对方问起实现方式,需详细解释,甚至出示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不是SOW中的系统架构图,需要更细致)
展示后,需听对方业务人员描述具体业务场景,并做好技术重构的准备,因为业务人员的具体操作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期望并不一致。
关键点:可能需要对接多个业务部门及多个外系统,可以分时分批听取业务部门操作人员的需求,但需要随时和对方项目经理沟通,对于巨大的需求出入(比如与预估工期严重不符的情况),需重启商务谈判,重估工期与报价。
回公司复盘:随时了解需求变更动态,框定版本计划与资源投入。严格控制版本内需求项目,不可超出,不可偏移。若超出或偏移,都需重启商务层面的沟通。
本文由 @echo回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