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户习惯,我们是应该改变引导还是迎合呢?
对于用户习惯,我们是应该改变引导还是迎合呢?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改变现有的用户习惯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引导,另外所作出的改变未必能让用户接受,用户可能因此放弃这个产品;但是一直顺从用户习惯,又不利于产品的长远发展。如何权衡这个问题呢,下面通过一些案例我得出了一些看法。
案例分析
对于以内容主的应用页面,会不断有新的内容需要推送给用户,因而刷新的频率非常高。下拉刷新这个简单的操作设计既不占界面空间,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只需要轻轻的往下拉既可刷新。一个使用频率高并且有价值的操作设计自然而然的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渐渐形成了使用习惯。
参考应用:网易新闻、新浪微博、手机QQ、内涵段子
可以看到基本所有APP的下拉操作都是刷新内容的操作,用户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个认知:下拉页面就可以获得新的内容。回到我们的问题,是否应该改变下拉页面不是刷新内容而是其他一些功能呢?对此微信做了一次尝试。
2014年9月30日微信发布了iOS 6.0正式版,其中提供了首页下拉拍摄小视频功能,而后来的6.3.7 iOS版本中取消了下拉拍摄小视频功能。
微信的这次尝试无疑是失败的,虽然取消这个功能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用户对于下拉这个操作的使用习惯对此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本能的用户会认为下拉页面的时候会获得微信消息的刷新,可是却弹出一个大眼睛,这里便违背了大部分用户的期许,他们下意识地选择松开了手(包括我),然后再也没有使用过这个功能了。
对于这种尝试,腾讯干的可不止这一次。时间回到2013年,QQ for iphone 4.0正式上线,这个版本弱化了用户在线,将“在线状态”这一标志性设计放入“动态”入口,转而主推纯联系人列表。说白了就是腾讯希望手机QQ能像微信一样,既然微信成功了为什么手机QQ不可以这么做呢?然而结果却是收到了用户在appStore的五万多个一星差评。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对于“在线状态”这个认知从PC端就已经有了,在这个漫长的使用过程中,用户自己会养成各种使用习惯。他们会自己判断是否跟不在线的好友聊天,还通过这个知道了好友是在玩电脑还是在使用手机,他们习惯对某些好友隐身,又希望对某些好友显示在线……而且这次改版后竟然不显示iphone在线了!!一个次迭代对用户以往的习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用户当然不愿意接受了,后来聪明的腾讯很快对此进行了“优化”。
总结
从腾讯的一次次被用户“打脸”可以看到尊重用户习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是多么痛的领悟。所以问题来了,当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对用户习惯产生冲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是尝试改变现有的用户习惯,还是顺从用户习惯。
从上面的案例我受到的启发是,不要轻易挑战用户习惯,在做变化前充分的考虑当前大部分用户是否能够接受,能接受到什么程度,这个改变是否能为用户带来价值,还得考虑用户对新变化的学习成本等等。
改变用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培养用户习惯也不可能立竿见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次产品变动对用户使用习惯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BAT他们的产品来说,一次两次的决策失误他们可以回滚,用户骂完还会接着用。但是对于其他企业的应用来说,可能一次对用户习惯的冲击就是致命的,用户可能会因此而再也不使用这款产品。在我们未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功能设计可以替代当前用户已经形成的用户习惯前,我们还是得好好尊重当前大部分用户的一些使用习惯。
我们不需要重复发明轮子,但是我们可以考虑把轮子打磨得更精致些,这样多少也可以拉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下拉刷新这个操作过程中,网易新闻app就在这个操作习惯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元素,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下拉菜单的习惯,同时也给予了用户惊喜,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归属感。
最后
每个产品都希望自己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功能能够让用户接受,那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我们时候有没有真正了解用户,有没有清楚他们的使用习惯,是否尊重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由 @samuel(微信:bysamue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