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朋友圈与个人相册的点赞,呈现状态不同的问题
今天微信群某朋友问了一个问题:
从朋友圈里面看,消息的点赞人是以名字显示的,而在个人相册里面看吗,消息的点赞人以头像显示的。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差异呢?
老实说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楞了一下,因为我前面一直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打开朋友圈,跟打开自己的个人相册去对比了一下,发现的确有比较大的差异(看下图):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其实我们判断一个产品的体验与定位的好坏,都可以从产品体验五要素来分析:
- 表现层(视觉设计)–产品给人的第一感觉、颜色好看与否等等
-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产品的页面排版(按钮、导航、主内容展现)
- 结构层(信息结构、交互设计)–产品的交互是否顺畅、是否好用
- 范围层(功能需求、内容需求)–产品功能是否满足我的需要
- 战略层(用户需求、产品目标)–产品是否解决了我的核心需求
从战略层来看,可以简单一句话解释为:朋友圈与个人相册的各自作为微信的子产品,本身的产品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朋友圈是一款为了显示身边好友状态的一个熟人圈类微博产品。用户去刷朋友圈,目的是为了看自己好友的最新动态,所以,内容为主、点赞与评论为辅助。为了达到信息价值最大化,以尽量小的空间给你更大的信息价值,点赞人尽量弱化,所以舍弃了头像显示,而只显示名字;
个人相册是一款查看自身、或者好友的所发照片的、私密性的产品,其目的是让你浏览自身或者某位好友的全部动态。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更强的视觉冲击,让你有更强的”众星捧月“的感觉。个人相册,相对于朋友圈,是属于更私人的空间,所以点赞人以头像形式显示,会更好的视觉效果。
其次也可以从表现层上去看问题:
- 朋友圈上面显示的信息多为图片与视频,在繁杂的Feeds流表现形式中,如果点赞人再显示头像,整个朋友圈页面就会显得特别乱,让人找不到重点。
- 而个人相册不一样,因为你每次只会选择某次的相册观看,这时候点赞人显示为头像,页面外观上则不会有乱的感觉,还会提高了视觉美感,给人满足感。
后来我问了微信朋友圈第一代产品经理,他的思路跟我的是一致的(:-D)。
其实从这次讨论中,我们也该意识到,产品经理除了要探讨产品商业模式、大局观,还需要对产品的细节多多斟酌,才能对产品从头到脚都有较好的把握。在讨论时,有人说讨论这些没意义,或者说这些分析有点阴谋论,其实我觉得这是懒惰的表现。产品经理有时候就应该从细节处培养产品感觉,思考别人当初做产品时的心态,思考多了,练习得多了,才能做出有灵魂、有口碑的产品。
作者:无痕(公众号:无痕Talk),唯品会产品经理,专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与商业模式探索,曾参与多款商业类产品的策划与设计工作。
本文由 @无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