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和小公司做产品经理有哪些异同点?
很多人会关心,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经理究竟有什么区别。
我的体验,异同点如下。
在工作流程方面:大公司讲规矩;小公司看效果。
大公司是讲规矩的,流程出了纰漏,问题很严重,整个机器就运转不起来。
举个例子,同样是淘宝,你是做商品展示的,却偏要对支付环节指手画脚;再或者你是做用户研究的,却偏把交互也帮忙做出来了。萝卜不在自己的坑里,结果就是会乱套。
人越多的团队、部门越多的公司,越容易因为这个扯皮。
而小公司更看重效果,你愿意多做些,那就多做些。惹人不高兴了,我开掉不高兴的人就是,你把事赶快做好最重要。
我见过很多技术强行参与产品设计,很多产品强行参与运营决策,甚至有前端产品经理兼做 HRD 的团队。只要这事儿做出来了、有效果了,那就是大家认可的。
虽然这么操作不可持续,但资源紧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效果一定是最优先的。这也是小团队动作快的原因,同时也是小团队问题暴露得多的原因。就跟用电池一样,用得久有用得久的办法,用得狠有用得狠的办法。
大公司看的是经验、资历;小公司更看重是不是聪明、执行力强不强。
大公司的用人会考虑到很多因素,某个部门的领导一定程度上会有公关或者给部门做品牌的作用(『我们部门老大是 8 年工作经验/搜狗输入法创始人』),除了本身能在产品经理方面创造的价值,还要考虑是不是能很好地成长、适配未来的岗位,在这个公司有健康的工作状态,甚至对公司够不够忠心。
小公司则会为了尽快得到收益,只看重这个产品经理立刻能产出什么。是不是能画图?你上!是不是可以写文档?你上!是不是可以跟项目?你上!这时不会太在意刚才提到的那些,也不在意具体的方式合不合理,流程正确不正确。
所以这里多说一句,小公司的成长其实建立在近饱和的工作状态下,同时也建立在做的事情很杂、很乱、有时还很匪夷所思的基础上。对于内心强大并有充足学习能力的人来说,这是极好的成长途径,但对于尚未有概念的产品新人来说,每天专注在工作量繁重的细枝末节上,未必有精力很好地总结、很好地成长。
在策略方面,大小公司都是老板定,小公司里产品经理是有机会参与的。
所谓的点子或者主意,肯定都是由老板来出。策略级别的事情是永远不会交给普通产品经理的,至少也需要是产品合伙人。
小公司里,发声会更容易,更能够『上达天命』,也就更有在老板面前表现、被老板器重的机会。大不了有想法了在公司门口堵老板。你到阿里堵一个马云试试?
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产品设计流程,都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大公司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原因一般是中间信息传达步骤过于冗长、沟通繁琐、各方推卸责任,尤其在产品设计上,如果是通过一些文档、格式化的信息来传递想法,必然会有错漏,不如一个人能从头到尾跟进下去。
小公司的产品设计出现不合理,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拍脑门太多。小公司的老板会比较闲,有精力参与细节,经常会爱想(能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点子。同时,因为用户研究这块的缺失,产品经理也没有能力和资源来做更多验证,只能硬着头皮做了。
减少抱怨。糟心事总是会遇到的,好的产品经理在哪都能游刃有余,而糟糕的产品经理只会吐槽自己生不逢时。
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会接触到很多杂七杂八的事。
在接触到大公司之前,我以为只有小团队的产品经理才需要三头六臂、会三十六变。后来发现就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特殊性而言,真的是什么都得会做。
大公司里流程健全、机制复杂后,很多事情都得需要去推进。有时候给别人讲方案得做好几天 PPT 请设计师同事帮忙做图,资源调配不平衡得去别的部门求帮助,甚至运营团队不给力也得自己下地发传单……这些倒真的不分公司大小。
大公司的环境相对有优势,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里面,几乎都是跟产品强相关的。小公司的甚至会有搬桌子、买器材这样的事,有自己去搞招聘、组织团队活动等…在大公司,至少行政、人力和后勤的工作是不用操心了。
大公司和小公司做产品是不是靠谱,在于是不是存在很有经验的人。
很多人会犹豫自己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有人说大公司制度全、做事专业,有人说小公司成长快、见识广,有人说大公司牛人多、学习机会多,有人说小公司接触面大、参与感强……我倒觉得判断时没必要想太多,就看一件事:这个地方牛人多不多、你能不能跟他学。
你认可的牛人,也会是你想成为的榜样,那跟他学习,不就是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过去专业的、牛逼的产品经理都是在大公司,这几年已经逐渐开始外流。有的小团队虽然资源不全,但有专业的人在,做事的方法至少能保证是用正经的方法来做的,不是瞎搞的。
最怕的就是,你原本是到一个团队锻炼的,但老板也不懂产品,让你自己 hold 住,美其名曰更好的成长机会,但其实每一步都没人懂该怎么做,然后每一步都是大家扯皮和撕逼,结局无非也就是老板说得算,你就成了炮灰。
大公司的产品经理是被塑造的,而小公司是可以自塑的。
换句话可以说成是:大公司的产品经理必须要填已经挖好的坑,而小公司的产品经理,要自己挖想填的坑。
大公司里,岗位编制都特别清晰细致,你作为某个角色进去,那很可能就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做下去了,即便是部门换岗,肯定也是雷同的角色。而小公司的优势是,有试错的机会,感觉目前的定位不合适,完全可以试着做点别的事情。
比如我见到很多朋友在创业期间发现了自己最合理的定位,之后的事业就一帆风顺了,但在大公司这样试错的成本就成倍地增加,公司才不管怎么帮你找到自己定位,公司只关心你现在能不能值你的工资。
随便列举了几点,希望能提供参考。
#专栏作家#
刘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嘟嘟美甲联合创始人,锤子科技产品经理,豆瓣《最好的时代:可能是最真诚的创业日记》作者。文能提笔抒骚情,武能切图画交互。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