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化系列之网民的需求分析
网民的需求是互联网创新的基础,在互联网社会化的大背景下,网民的需求与时俱进,希望能就此背景下得网民需求进行一个框架性的讨论。
一、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
互联网在社会化之前,网民获取资讯内容的方式是访问各大门户网站,论坛以及通过搜索引擎,网民们需要主动访问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讯内容。一般是有价值的资讯在哪里,网民就往哪个网站汇集。此时网站的竞争优势是内容及渠道,控制了这两个要素,就基本上掌握了网民资源。
在rss,facebook,微博兴起后,网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网民只需关注感兴趣的信息源,就可以接收各类信息。网民无需为信息而奔波,只需设置好信息源,就可以坐等信息源源不断的出现在自己的屏幕前。从网民被动的围绕信息而行动,到信息围绕网民而组织,这是信息获取方式重大的进化。
二、信息的关联性
在社会化状态下,网民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一体的地位。在一条资讯内容出现后,网民对其的解读有自己的角度,并可能以评论或转发的形式予以表现,所以一条资讯有多少的人参与进来,就有多少条的解读信息附属于该信息之下,这条原始资讯就是一个引子,引出之后长长的信息链条对资讯进行扩展衍生。对于网民来说,其看到的是包含这条原始资讯的信息系统。
通过社会化搜索引擎,网民可以搜索到该条信息及评论的信息源(作者),当网民不满足于现有的信息时,还可以找到作者进行深度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网民的信息需求
社会化提供了多个角度的信息,并且信息能够自动展示到网民屏幕前,最终展现的是网民可以便捷的获取大量相关联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围绕着网民重组织。
在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发布否认大饥荒的微博之后,短短的2天时间,有关其的信息接蹱而至,党史的资料,地方志、记者的调查,后人的回忆,学者的研究结论,林治波的卡宴,饭店,婚姻,学术造假,不厚的表态等相关联的信息自动跳到微博前,而我没有主动去搜索这些信息。该系列的信息仍然在更新。
蘑菇街通过一张图片,将相关的商品信息、价格、评论等信息聚合在一起,以较好的信息浏览方式展示给用户。
四、创新的基础
需求是创新的动力,通过对网民各个领域的细微需求的探析,互联网的创新层出不穷, 通过不断的试错,最终留下的创新都是能够较好满足网民需求的。对社会化阶段网民信息需求这一基本命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快速确立创新方向,减少无谓的试错过程。当然最终能有多少的帮助,看个人的理解了。成功都是相似的,失败却都有各自的缘由。
网站不再能垄断渠道,渠道价值下移:微博细分渠道,buzzdoes,virurl
评论功能的需求:多说 disqus 友言……
相关联信息的需求:lyst 吃货说 美丽说 ……(这个需求快成标配了)
大量信息的阅读体验需求:新闻客户端 杂志 瀑布流……
个人的信息管理需求:美味书签 友言……
网民间互动传播方式的创新:……
……
这个列表可以随着理解的加深继续添加,根据网民需求的分析框架,可以将散落在各个领域的,已经出现的或尚未出现的创新纳入框架内,形成有机的创新体系,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创新考察互联网。当然实际情形要复杂的多,需求的内容也要丰富很多,这个简洁版的需求分析当作入门资料还是可以胜任的。在此基础我们可以接着讨论关系圈的问题。
来源:sbumblebee投稿,原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