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这么久的食材B2B,还是谈谈它的未来吧
近一年来,互联网背景的创业团队,在“互联网+”、资本方重金武装下,接连向传统食材流通市场进攻、开炮,试图开创一片新天地,取得了不错战绩。传统食材配送企业也受到一定冲击,逐步认识到自身短板,不断的调整升级业务模式,打造自己的安全堡垒。未来,食材B2B将是怎样的一种业态存在呢?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食材流通节点,主要还是各级农贸市场,其中以农产品最为明显,就算是工业制成品食材,大宗交易也几乎都在农贸市场完成。食材流通目前仍然是典型的双边市场,需要这么一个特定的场景来完成他的撮合、定价功能,在农产品尚未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之前,现挑现买现定价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买、卖双方的效率相对都是最高的,N对N,好比是一场相亲会,只不过人家天天举办而已。那是不是说这个N的级别越大越好呢,当然不是。你看人家举办高端相亲会的时候,男女双方都是做了资格预审的,符合要求的才有入场券,虽然人数规模不大,但是配对成功率却非常高。从技术角度讲,是不是有点“智能精准投放”的概念?相反,你看那些万人相亲会,成功脱单者寥寥无几,概率极低。
在农贸市场也是一样,目前行业现状就是买卖双方这个N都太庞大、太复杂了,各级市场充斥着的二道贩子、餐饮采购人员,各路货色都有。他们大多数都像散兵游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乱象大行其道,效率极其低下。农贸市场的效率提升,首先会从市场经营集约化、公平化、规范化方面开始,商家甚至是农贸市场必然会面临优胜劣汰,那些不及觉醒的从业者正在逐步退出。
那么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当然不是!我们不是为了相亲而相亲,而是相亲成功后的联姻合体,结婚后过日子还长着呢。从集散中心到客户端流通怎样效率最高,这才重点。这就引出第一个问题,用户端订单如何实时准确到达后台,而且是按照你预设的数据标准。目前,绝大多数食材B2B下单方式还是相当原始,电话、QQ、邮件、微信拍照等层出不穷,每天5、6万流水,光订单整理就得安排两三人,而且给后面送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出各种低级错误,然后到处救火,貌似生意很大,毛利还行,年终一算没挣到钱,不知道消耗在哪里去了。我跟上百家这样的小企业沟通过,他们最大的痛点就在于此。目前亟需优化,其他的什么供应链端、建中央仓储都是后话,具体细节就不赘述。
SYSCO,我们经常提起这家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百亿美金,年销售额近500亿美金,占据食材B2B市场25%的份额,让国内不少生鲜创业者热血沸腾,同时也让众多食材配送公司胆战心惊,因为已有不少创业团队朝着这个目标进发。但谁又清楚,在美国做食材B2B的企业,SKU过万的第一梯队有50多家,当然包括SYSCO,还有USFood、 PFGC……,当然后面这些我们知之甚少;第二、三梯队服务几十上百家餐饮客户的中小企业,多达16000家。他们是如何生存着呢?
Bobby今年39岁,6年前他老爹退休了,便接手了父亲的生意,一个西雅图的food deliver公司,规模不大。冷库经过三次改造,目前也才400多平,里面放满了冷冻肉类、蔬菜瓜果等。和我们中国的农贸产品交易不同,美国的农产品流通,产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量占了绝大多数,近80%的农产品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达零售市场的。一般情况下,Bobby的库存够供应客户一周,其间不断的从产地批发商调货补仓,也会到当地批发市场采购一些鲜活类产品。Bobby的客户主要是周边一些牛排店、汉堡店,有100来家,平均每天营业额2.5万美金,一年净利润在30万美金以内。干了这么多年,Bobby基本不再管日常事务了,培养了一个年轻主管steven看着。美国信息化由来已久,而且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很早他们就已经采用了订单电子化处理,下单截止后整个需求汇总和库存信息一目了然,很少会有需要临时去补货的,因为“他们需要什么、多少数量,我一清二楚!”,Bobby每次谈起这个,他总是会信心满满,也略显倦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太热心这门生意,而是喜欢上了探险的原因之一。
当然,外部的竞争也是存在的,像Bobby一样的小公司在西雅图有几十个,都有各自固定的客户,但每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是专门供应披萨店的,因为他们签了工厂的独家代理;有的只做烧烤店肉类;还有来自中国福建的公司,就给中式餐厅供货……SYSCO的客户主要是一些单位食堂、连锁餐饮店、医院、幼儿园等,不同的客户群体,需要不同的商家给他们提供特色化的服务。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菜贩规模超过美国十倍百倍,而且大多依附于当地农贸市场,同质化过度,规模化、信息化还是很不足的。前面我已分析农贸市场会转型升级、集约化发展,数量减少但不会消亡,大量的小菜贩将被淘汰,很多小餐饮老板只能望郊区农贸市场兴叹,太远不方便。这客观上将促进食材B2B的发展,会催生出相当一批优秀的食材配送企业,他们或扎根某个特定区域、或专注部分品类、或服务于特定客户群,其规模将会是数十万计。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亿欧网,作者@付功卫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