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研究的若干维度:内在价值研究
APP还有价值观?
如果可口可乐可以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你的iPhone可以传递你的信号,那么你选择的APP也就定义了你是谁。
如果APP没有价值观,充其量也就是“备胎”(也有长时间的云备胎)。只有有内在价值、有个性化表达、也有灵魂的APP,才能在未来生存下去。
其实要看这一点非常简单:拼凑起来的产品,和用心研究的产品只要一上手,几秒钟就可以有初步的判断。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最好的产品都是合乎直觉的,而且执行任务直截了当。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遍遍放慢过去既有的操作动作,每一个步骤的每一个细节都截取下来,反复研究,最后通过你的APP重新定义流程。合乎直觉是最知易行难的过程,没有任何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乔帮主也是每次创新都要一两年的不断感触和领悟,不断的返回原点推倒重来。
其实,每个人都在向现实妥协,只不过,有的人是竭尽全力,比如乔布斯;有的人则直接以现实需要妥协来掩盖自己。而这些,也都会体现在你的产品里。
就内在价值的观察,我主要看三点:
看初心。
创业者的初心是什么?
这很重要。其实初心就是赚钱也没什么不好,但一定要纯粹。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保持敬畏。
怎样从APP里看出来初心?我的经验是,通过APP的体验,看有没有明确的第一优先级。
比如,有的APP就一个功能,你可以批量删除照片;有的APP可以帮助你美化照片,它们简单而且明确。从这里出发,再带给你更多便利以后,未来可能还有更多。
看愿景。
有些APP能看出愿景,有些看不出。愿景不是你随口说出的目标,而是人们能够感知或想象得到的未来图景。如果初心足够简单,而愿景又很清楚,我就会倾向于支持它。
比如,Airbnb帮助每个人住在别人家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为了省钱(赚钱)而粗暴出现的短租模式,而是一个分享的、友善的自助式的社交网络。我想这样的平台会让世界更好,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受益。
很多企业不知道什么是愿景,甚至连目标都是虚无缥缈的。但是,消费者不会帮助目标不清楚实现梦想,因为你首先要帮助消费者实现梦想。
看产品线路图。
以小米为例。
小米3先锋地安上了NFC,但除了增加成本之外,并没有创造什么吸引购买的价值。加上苹果放话说,看不清楚当下的NFC有啥价值,于是小米4就没有了NFC。
这时已经安装了指纹解锁的iPhone,携NFC给出了移动支付的全新解决方案。这下,小米等又会在这个过程中取舍了。
这可以看做是iOS和安卓进化的缩影。
苹果有清晰的进化线路图,并且根据这个线路图安排不同进度的时间表。先用密码解锁来推动指纹解锁,然后再结合M8芯片推出移动支付;先推出Siri,然后再推出CarPlay……而每次,安卓只好选择跟随。指纹解锁、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依赖追随,就很容易跟丢。
再举个例子,百度跟丢谷歌几次,分别错失了视频、地图、邮箱和移动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布局——因为“不赚钱”。
如果我能看到一个APP有清晰的产品线路图,我就会知道,在愿景和初心之间,创业者正在搭建一座可以实现的桥梁。剩下的,就只是创新的落地策略了。
本文由 @元茜姑娘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