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竞品分析报告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一名产品小白,我该怎么写竞品分析/产品分析报告呢?
- 上知乎,看各位大神的回答
- 上woshipm.com,看大家是如何写的
可是看别人干巴巴的说,还是不知道写,看了半天也没明白。
为了让自己能产出优质的竞品分析报告,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面的收藏数超过30的分析测评报告的结构进行了一番研究。
在这里,分为文章结构、文章内容、数据来源这三个维度来讲解一下,网站中间的干货都是怎样炼成的。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可大致分为:
1. 市场状况:对行业简单进行一个分析。
2. 体验环境:主要介绍一下体验的APP的版本以及手机操作系统版本、时间、体验人等信息。
3. 需求分析:可简单描述用户画像、用户痛点、以及使用场景描述。
4. 竞品分析:
- 确定竞品:选择竞品的理由。
- 根据用户体验的五层来进行维度划分,剖析产品。在这十六篇竞品/产品分析报告中,其中有六篇文章中按照用户体验的五层或某几层来写。
用户体验五层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产品的目标、产品的定位以及优势的对比。
范围层:包括哪些功能,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存在多个竞品时,用表格列出产品功能对比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范围层更倾向的是描述这个产品给用户提供了什么。
结构层:产品的功能结构,一般都附上自己做的产品功能结构图说明,或者对其客户端的框架进行对比。
结构层是整个的一个概念结构,如何让零散的需求成了一个整体,呈现于用户面前。
框架层:交互表现的描述。
结构层中有大量的需求,我们进一步提炼这些结构,确定具体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
表现层:UI设计给人的感觉。相对而言篇幅较少,主要是描述界面的颜色、配色方案或布局风格给人视觉上带来的一些感受。
也有很多优秀的竞品分析报告并不是按照用户体验五层来撰写,但都有其自己的一套逻辑。其中并不可少的一点是产品功能点的分析。
5. 商业模式:适当说一下用户运营、盈利模式、市场推广方面的一些总结。篇幅较短。
6. 总结与思考:实际上自己对这个产品思考的一个汇总。在这里可提出改进意见,语言宜精炼。
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表现形式:
- 引用多方数据论证
- 适当截取APP图片说明
文章层次清晰,且在每一个点讲述完之后,会附上自己的思考分析。
不同竞品分析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唯一相同一点的就是作者对产品有深入的思考,并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且提的改进意见基于用户痛点。
数据来源
看到很多人都在这些文章的评论区里面问,数据是从哪儿来的啊?其实作者都有写明。这里对收集的文章中的数据来源进行了一个统计:
大部分数据来源自:易观智库、艾瑞咨询、百度指数。
总结
文章结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对其同维度产品需拥有一定了解。盲目地贴图、复制来写竞品报告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希望大家能写出好的竞品分析~
最后:此次分析所选文章目录结构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hteSu
本文由 @潇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