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产品观
1:发现欲望与挖掘欲望。
产品从哪里来?应用户之需。什么是用户之需?“需”就是欲望。而对于一个产品经理而言,发现欲望与挖掘欲望是两大能力。其中发现欲望是基础能力,而挖掘欲望是少数产品人才能领悟的了的,比如乔布斯去掉硬件键盘而改换成触屏键盘,在触屏没有问世之前,所有用户都不知道自己有倾向触屏的意向。这是被“挖掘”的欲望。
2:pm没有任何信仰。
产品经理必须洞悉人性,而且是不带任何信仰的洞悉。因为产品是为用户设计的,而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信仰,产品经理也有自己的信仰,既然是为用户设计,那产品经理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来成就更多用户,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的信仰不是宗教信仰)
3:不要站在道德高地对用户引导。
人有善需:爱,责任,宽容,感恩,教化,奉献等等,这些是善需。
也有恶需: 色欲,贪食,贪婪,懒惰,愤怒,妒忌,傲慢,虚荣,固执,偏见,多重人格,重口味等等,这是恶需。
尊重用户的每个需求,不论善需,还是恶需。
4:需求与大数据和用户调研无关。
大数据就像你回首时的脚印,它只能证明你去过哪里,不能决定你去哪!
(数据驱动型在短期会带来盈利,长远来看是要吃亏的,因为数据一直在变。“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关于用户调研,第一当用户不会把你的调研当回事的时候,调研数据会误导你。第二大多数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每个人对自己都不是“很了解”
5:昙花一现
市场不乏一些昙花一现式的爆品。他们火的快,死的快。什么原因?第一不是刚需,第二低频,第三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实际上市场上有许多这样同质化的产品,唯独它们火了,原因是营销驱动。用户为啥不再用这一款产品了?因为有它无它一个样,它没从本质上解决用户的痛点。也许你会说黏性,不是你用户体验好,产品细节处理的极致就能对用户产生黏性,没有真痛点的产品,设计的再好都是昙花一现。
6:简约和极致
简单是最复杂的真理。宇宙简单到什么都“无”,却能装下“所有”。产品也是一样。简单和极致,用户才能在上面“无中生有”。
7:造人思维
上帝造人的思维是先造一个男人,再造一个女人。然后让他俩结合再造第三个人,第四个……不难看出上帝造人的思维就是“让人造人”。另一句话就是“上帝先创造了法则,法则创造了人和万物。”产品经理设计一款产品其实就是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然后让规则衍生规则,而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规则设计好。
8:一切都得回到人身上
产品运营不分家。懂运营不一定懂用户,懂用户一定懂运营。懂产品不一定懂人,但是懂人一定懂产品。
9:产品的本质是盈利
不要高谈阔论改变世界,你连盈利的能力都没有,那就是连自己都影响不了。可以仰望天空,但一定要脚踏实地,活在当下,好好赚钱,天天向上。
10:产品的黄金年龄论
一个女孩的黄金时代是二十岁左右,那是最有活力,最受欢迎的一个阶段。同样不同领域的产品都有其用户特定的黄金年龄段,如果产品能找到它自己的黄金年龄段,那就可以“永葆青春”。
第一招:抄袭。(最实用,参考腾讯。)
第二招:研究中小学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和他们产生代沟,就等着被他们抛弃吧,他们在不断长大,有一天会掌握话语权。)
本文由 @秦汗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