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秘一下不如营造情景,一个产品的服务分发应该怎么玩?
刚刚落幕的2015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推出了秘书化搜索工具“度秘”。这是李彦宏在宣称All in O2O后,做出的最符合百度风格的一件事情,也是百度希望能继续主导服务分发的尝试。
然而笔者并不看好度秘的后续发展,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阻碍用户使用服务的不再是获取成本,而是用户是否具有使用该服务的意愿。在消费内容的真实成本趋近于零的情况下,是无需过多的考虑用户意愿的。也许仅仅是路边的偶然一瞥,都可能引发一次搜索,一次内容消费。但是在各类需要消耗真实成本的O2O服务面前,不考虑用户意愿,就是一个颇不明智的决定了。
一个不喜欢洗脚按摩的人,即使就住在按摩店楼上,也不会增加其消费服务的几率。相反,即使你再厌恶广告,在等电梯的空闲,却很容易会去瞄上两眼,这就是无成本消费和有成本消费的区别。
推广无成本的消费,最好的手段就是铺量,扩大接触面,而推广有成本的消费,最好的方式是营造情景,增强消费欲。和百度的选择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三大巨头,苹果,谷歌和三星都选择了以营造情景的方式,来进行更智能的服务分发。
业内对情景串联服务的通俗叫法是情景智能,即手机操作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到情景,自动或者半自动的给用户推荐相应的服务或功能。苹果采用的是比较保守的IF-Then模式。当iPhone检测到用户正在开车时,为了保证用户的驾驶安全,会自动禁止用户发送短信或其他功能。驾驶汽车是一种情景,当(if)这情景出现后,某些规则便会(then)触发。类似这样的应用细节,在iPhone中不胜枚举。苹果不会希望用户在每次上车前,想到此类司机手持设备锁定服务,而是会根据情景加强用户使用该服务的意愿。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等待用户主动使用,而是要在适时的时候进行提醒,这就是苹果对于服务分发的看法。
谷歌在情景智能方面则走的更加奔放,Google Now的设计理念从始至终都在围绕着识别情景,以及帮助用户做出相应的服务选择来开展的。和苹果不同,谷歌选择了相对开放的IF-Maybe模式。当Google Now感知到了某情景,其采用的方式是将用户可能用到的服务加以展现,由用户去选择下一步的行为。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不够智能,但是在处理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需求上,却更加的灵活。这从服务分发的角度给了更多服务展现的机会,也给了用户充足的选择空间。循序渐进的服务模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始终对标苹果的三星,也把情景智能当做重要的发展方向。三星今年不遗余力的大力推广其战略级产品S助手,并称其为中国版的Google Now。为了更符合中国市场的特点,三星特地引入了基于短信的情景构建的第三方技术,此举能大大的提升情景判断的准确度。据该技术的提供方信析宝的负责人介绍,单纯通过位置信息推测用户情景的准确率仅有10%,但是如果和短信等信息相结合,能提升2-3倍的准确度。例如如果能提取机票短信中的内容和当前位置信息,手机的智能助理便可以从容判断该用户是才下飞机,还是需要登机,从而可以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单纯比技术实力,三星缺乏谷歌和苹果的积累,但是凭借着对中国市场的充分理解,S助手比另外两家显得更接地气。
国内的互联网及IT巨头,也在纷纷进入智能情景领域,华为余承东更是认为智能终端的全场景时代即将来临,小米也在MIUI7里面加入了更多基于短信的情景构建功能。根据信析宝的数据显示,目前具备智能情景构建能力的终端已经超过1.5亿,2015年内80%的安卓终端将会支持智能情景,智能情景将会成为手机上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无论是度秘还是magic,这种货架式的,单纯等待用户主动使用的模式,是无法形成大规模流量入口的。在这个越来越碎片化的用户情景下,守株待兔等着用户来度秘一下的方式,看起来总有点不思进取。
#专栏作家#
天地会珠海分舵,微信公众号:techgogog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兼高级翻译官。9年软件行业从业经验,涉猎海外最新创业、融资、产品类的资讯和方法论,喜爱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欢迎联系。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