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读书笔记 Hooked :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I)
前些日子在知乎话题《有哪些充分利用了习惯惯性和心理惯性的商业案例?》的回复里了解到《Hooked: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这本书,觉得颇有意思,赶紧急吼吼的去亚马逊上买来读,一看果然干货十足。心想着好货不藏私,分享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真理,于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其实在这里已经看到过几篇关于这本书的帖子,但还是想要狗尾续貂下,会试着讲的细一点,分个几篇连载;才疏学浅也要现,还望各位大神不要嫌弃
言归正传,先来看两个场景:
场景一:小美听说闺蜜们最近都在玩一款照片分享应用,于是心痒痒的也加入了进来。小美发现通过简单的点选应用提供的特效,就可以把平常的人像照变得美美哒,或者把风景照变成大师出品的感觉,分享了自己的第一张自拍过后立即收到了许多朋友的评论互动,小美聊得十分开心。慢慢的小美习惯了每天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片段,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小美自己都不清楚每天要查看多少次更新的内容,她说:无聊的时候就会打开应用看看,有一种每时每刻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场景二:小明在逛网站的时候看到了一款手游的广告,十分炫酷,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下载来玩玩。很快上手了过后,小明发现该游戏给予活跃在线的玩家许多免费的奖励,还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参加,玩家在游戏内的成长较快,且对战的时候游戏会匹配玩家的实力,免费玩家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游戏体验。现在小明习惯了每天登陆游戏完成日常任务获取奖励,并且也成为了一名小人民币玩家,他说:习惯了做每天的任务,一天没做就觉得亏了很多,慢慢的也会不满足于任务的免费奖励,想要的更多,再说付费的奖励有很多种,有的也不贵,性价比还不错,买了以后确实升级比以前快了,排名也上升了,觉得钱花得很值得
以上两个场景是不是在你我的生活中似曾相识呢?确实,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现在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连上网络,打开自己习惯的应用看看有什么更新的内容,却不知自己已经被这些互联网产品深深的‘钩住’了
你知道吗?
- 根据Facebook与IDC做的一项调查,79%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起床后的15分钟内会打开查看他们的手机 [小明:“不是起床第一件事么?”]
- 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平均每天要查看34次手机 [小明:“貌似我还要更多些”]
- 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宁愿放弃性生活,也不愿意放弃他们的手机 [小红:“额。。。”]
为什么有些产品能牢牢的抓住用户的心、脑、手?它们是不是有些共同的特点?让我们来书中找一找
作者Nir EYAL认为,用户习惯可以通过以下的四步循环得到不断的强化
Trigger:触发点
Trigger是循环的起始,分为External Trigger外部触发点和Internal Trigger内部触发点;起初用户接收到的外部触发点,通常包含了明确的指令。如打开这个链接(链接高亮),或点击这里(闪动诱人的图片);而在循环的后期主要是依靠内部触发点推动,此时用户经过多次循环,渐渐的建立起了某种心情或情绪与产品的联系
Action:行动
被触发后,用户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才能将循环继续下去。这也是产品需要花心思的地方,如何使用户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
Variable Reward:多样的奖励
人脑有着非常强的总结经验的能力,因此对可预见的,不变的结果是提不起兴趣的,只有给予用户多变的,超出预期的奖励,才能激起用户的欲望,比如在社交平台上,用户是无法预料会看到什么好友动态的。有研究结果表明:当人脑在期待未知的奖励时,多巴胺分泌增多,进入专注的状态,大脑掌管欲望和渴求的区域被激活,而掌管判断和理性的区域会被抑制
Investment:投入
用户的投入并不局限于金钱,还包括时间,个人数据,努力,社交资本(好友间的联系)等;用户投入越多,对产品的忠诚度越高,因而越能够反复的触发以上的四步循环
现在,让我们回顾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场景,是不是这样的循环过程呢?
场景一回顾:
【External Trigger 外部触发点】小美听说闺蜜们最近都在玩一款照片分享应用
【Action 行动】于是心痒痒的也加入了进来
【Variable Reward 多样的奖励】小美发现通过简单的点选应用提供的特效,就可以把平常的人像照变得美美哒,或者把风景照变成大师出品的感觉,分享了自己的第一张自拍过后立即收到了许多朋友的评论互动,小美聊得十分开心
【Investiment 投入】慢慢的小美习惯了每天关注朋友们的生活片段,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小美自己都不清楚每天要查看多少次更新的内容
【Internal Trigger 内部触发点】她说:无聊的时候就会打开应用看看,有一种每时每刻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
场景二回顾:
【External Trigger 外部触发点】小明在逛网站的时候看到了一款手游的广告,十分炫酷
【Action 行动】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下载来玩玩
【Variable Reward 多样的奖励】很快上手了过后,小明发现该游戏给予活跃在线的玩家许多免费的奖励,还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参加,玩家在游戏内的成长较快,且对战的时候游戏会匹配玩家的实力,免费玩家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游戏体验
【Investiment 投入】现在小明习惯了每天登陆游戏完成日常任务获取奖励,并且也成为了一名小人民币玩家
【Internal Trigger 内部触发点】他说:习惯了做每天的任务,一天没做就觉得亏了很多,慢慢的也会不满足于任务的免费奖励,想要的更多,再说付费的奖励有很多种,有的也不贵,性价比还不错,买了以后确实升级比以前快了,排名也上升了,觉得钱花得很值得
是不是很契合四步循环模型呢?仔细想想,生活中许多受欢迎的互联网产品都是这么个模型,但具体到每一步,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是有很多可研究的,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细讲。
本文由 @xwang_01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