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锤子便签想到的iOS上的一个设计细节
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用iOS上的锤子便签app,前段时间看了36氪上锤子科技产品总监的采访文章,之后好好把玩了一下,偶然发现了一个细节,一开始只是觉得很别扭,如下:
(左边是主界面,右边是点击图片按钮之后的弹出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iOS上的弹出窗并没有采用“取消”置底的布局结构?
下面想跟大家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这个现象。
一、为什么感觉别扭(这么设计有哪儿不好吗)
个人觉得直觉上的别扭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
- 弹窗UI重绘,跟大家看习惯了的iOS系统弹窗风格不一致,所以首次接触需要一定的视觉缓冲时间;
- “取消”按钮的位置选择了右上角,与系统自带的弹窗布局也有不同;
总体来说就是,锤子便签在这里加入了自己很多的设计想法,所以大多数熟悉iOS交互和视觉的用户会在第一时间觉得不适应。
二、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视觉上的再设计这里撇开不谈,因为锤子一直以自己的视觉为特色(详见锤子各种发布会)。所以笔者只谈一下自己对于“取消”按钮位置的见解,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探讨。
我的看法:根据36氪的采访文章,在锤子便签的拍照按钮上,产品与视觉是有过长时间思想碰撞的,最后的结论是:
“拍照插入图片”功能放在了“图片插入”功能的子级下,但是该按钮的视觉采用的是偏“相册图片插入”的视觉。
同时为了让寻找“拍照插入图片”功能的用户不迷惑,弹窗将功能按钮的视觉重化,同时将改弹窗内的低频按钮“取消”做视觉隐藏,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拍照插入图片”功能的视觉提示。
便签类应用与图片社交类应用不同,“相册插入照片”相比“拍照插入图片”是更高频的功能,所以主按钮不能沿用图片社交类应用的摄像头icon。但子菜单为了降低用户寻找成本,锤子便签做了以上处理。
三、“取消”按钮可以去掉么?
假设本人的看法是对的,那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取消”按钮影响了视觉,那是否可以考虑去掉?如下图:
从产品逻辑上讲,去掉“取消”按钮后,并没有逻辑死路产生,点击灰层可以实现“取消”的效果;
从用户习惯上讲,很多安卓应用的弹窗并没有“取消”按钮,实体返回键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并没有操作疑惑,更不用说只有一个home键的iOS,所以我认为完全不用担心“取消”按钮去掉之后的用户疑惑问题。
从功能操作上讲,每一次图片按钮的点击都是有强目的性的,所以在弹窗打开的情况下,“取消”的使用次数不多,点击“取消”无非有两种情况:客观误操作、主观放弃插入。无论是这两种情况的哪种,都是低频的,而我的看法是,低频的使用场景中,视觉优化带来的体验完全可以抹掉理解成本。
总的来说,我更倾向于“点击其他位置=取消”功能,可能现阶段需要一定的用户理解成本,但我坚信这是实体键淡化风潮中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
本文由 @Miracle152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