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精选】创业过程中讨论的泥潭
小编推荐:创业过程的早期,可能是几个“情投意合”的小伙伴们一起准备大干一番,但随着项目的推进,进入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无尽的讨论的泥潭,无尽的会议,无尽的讨论,最后却没什么结果。本文是知乎用户的问题,回答的很好,不仅对创业有效,对各种团队的会议、讨论都是可供参考的,简明扼要,不可错过哦~
问题:创业团队里大家都是在讨论,可最后连最小的问题都没解决,散会的时候说「还是先照原来的做吧」,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好吧,我觉得自己很有情绪是在发劳骚,但我真的够了。提出解决方法后没有人想着怎么完善,而是扯去分析互联网格局……先把阿里谷歌搬出来打败你,然后说,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先按原来的做吧!
或者即使是采纳了,最后也会莫名奇妙的不了了之……
@Raymond Wang的回答 371票:
如何高效率的开会是门大学问,非常建议创业的朋友们花一点时间学习一下《罗伯特议事规则》(齊宇提的建议就非常符合其原则)。
下面列一下《罗伯特议事规则》基本原则供参考:
(1)同时只能有一个议题:一旦一个提议被提出来以后,它就是当前唯一可以讨论的议题,必须先把它解决了,或者经表决同意把它先搁置了,然后才能提下一个提议。
(2)意见相左的双方应轮流得到发言权:辩论的时候有人请求发言,主持人应该先问他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如果其观点与上一位发言人相反,那么他有优先权(比如有若干人同时要求发言)。
(3)主持人必须请反方表决:必须进行正、反两方分别的表决,缺一不可。不可以正方表决后,发现已经达到表决额度的要求,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请反对方表决。
(4)反对人身攻击:必须制止脱离议题本身的人身攻击。禁止辱骂或讥讽的语言。
(5)辩论必须围绕当前待决议题:如果发言人的言论显得与议题无关,而且其他与会成员已表现出了对此的反感(如嘘声),发言人的发言应该得到制止。
(6)拆分议题:如果一个待决议题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的议题,而且与会成员倾向于就其中小的问题分别讨论,可以提议将议题拆分。例如,将一个选举两个骑士的议题拆分成两个议题分别表决。
(7)改变一个既成决议比通过一个新决议需要更大的努力。这是为了避免由于类似出席人数的变化这样的因素所可能导致的组织决策的不稳定。
(8)在一届会议期间,一旦会议对某一议题做出了决定,同一个议题,或者本质上的同一个议题,不能再次讨论,除非发生了特殊情况。
(9)如果对某个议题做了暂时性的处理,并没有形成最终决定,那么不可以引入任何一旦通过就会干扰到会议再对原议题讨论时的立场的提议,无论新提议对原提议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齊宇的回答 89票
首先让每一次讨论都有意义(大部分浪费时间的讨论,都是没有讨论必要的讨论),应避免:
- 很多人会迷恋会议和讨论,因为想利用一个会议去展示自己之前的思考成果
- 还有的人会习惯性利用会议的时候才去梳理本可以在会议前就独自想清楚的基本逻辑
- 觉得众人围坐才能保证这个事情会被每个人感知和支持,其实有的参与者常常无关紧要
确定会议的目的,清晰了解并做到:
- 是要发散还是收缩,如果是发散会议(头脑风暴)就是要尽可能收集更多信息和想法,则不要有意识地打断发散和批判(此时不是表现你牛X的时候,哪怕你是CEO,你不爽可以不参加);如果是收缩会议,则先说清不定因素数量,并表明预期结果,如有A/B/C三个方案,期望否决其中两个!并明确将要采用的分析方式,如投票,横向对比等等你们认可的方式,让参与者提供相关数据或资料,尽快获得结果并明确执行方案
- 明确一个事件的结果(DO or NOT DO)或者(YOU or ME),类似流程可参考“1”,同时给与持不同意见的双方限定的相同时间的表达机会
- 明确的决策人,可兼顾会议主持
- 在会议前一定(足够的)时间通知参加会议的人会议内容及目的,以便让参与者明确会议内容并为此准备资料
- 如发现会议跑偏,因立即叫停;如发现会议得不出结论,因尽快结束,并回头反思上述事项是否明确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鱼精整理自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