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社交类App产品研究分析
2015-07-13 09:0026
研究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兴趣类产品的用户属性、活跃度及产品模式,研究游泳类产品更适合采取“社交形式”还是“社群形式”。
研究对象
产品的用户属性、活跃度、产品功能、产品模式。
产品选择
选取目前App Store社交类排名前100及其他相关产品
兴趣类:echo、咕咚、纹身圈、悦跑圈、keep
研究结果
用户属性
产品功能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综上可看出:
- 首先满足基本的工具需求,例如“咕咚”的记录跑步线路、Keep的专业健身视频、echo满足高质量歌曲需求。
- 兴趣类应用多以论坛发帖的方式运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管理帖子。
- 通过精选、专题等内容运营提高大家关注度。
- 有许多亮点的功能,例如咕咚的竞赛模式、keep发状态的时机选择等。
- 附件的功能是各应用都关注的点。
个人理解
在以上分析的应用中,咕咚尝试了较多的产品模式,比如与智能硬件的结合、运动场地的O2O模式等,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在我看来与跑步这项运动本身有非常大的关系。跑步的参与成本低,且用户需求较为单一即单纯的锻炼身体,难以形成社群或者社交效应。
但游泳这项运动不同,它有参与成本,去场馆要收费、买装备要花钱,所以它的粘性要大于跑步。且游泳用户的需求更加多样,有单纯是为了避暑或者健身,还有为了社交和视觉需求。
游泳类社交并不应只采取社区论坛模式,而应采取社区+社交的模式。
社区模式可以满足以下几个需求:
- 便于新手快速融入产品,降低参与成本。
- 通过精选等内容运营可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 满足用户炫耀、被认同的心理(可以晒泳衣、晒身材)。
社交模式的应用更多的是考虑用户的心理。根据我对几位喜欢游泳的微信好友调查可发现,基本都希望能有异性陪游,所以“约游泳”同样是一个较强的需求。此功能的可行性主要有两点:
- 游泳的参与成本使得它可以同看电影、吃大餐一样对异性有吸引力(满足他人的利益)。
- “约游泳”是偏向隐私的行为,并不适合在论坛交流,需创造一对一的交流空间增加信任感。
以上并没有大规模的用户调研分析,仍需进一步实证研究。
本文由 @TonyJianChina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新文章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