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做产品设计的思考
最近有一些做产品的思考,还很杂乱,权且记录。
不使用自己最近特别喜欢的设计。
做产品时间长了,会习惯性地看一看市面上有些什么有意思的产品。当看到一个产品有一些令自己惊艳的设计时,总是希望能够将这些牛逼的设计用到自己的产品上。因此,在设计自己的产品时,往往会下意识向这些设计靠拢甚至想着照抄一下。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很多时候是被这种新奇感或惊艳感迷惑了。对方的产品形态和产品逻辑可能跟自己的产品完全不同,别说照抄,甚至模仿都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带沟里。要警醒。我的做法是:要求自己不使用自己最近特别喜欢的设计。除非过一段时间,喜欢度下降后,还是觉得可以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不对爆点有过多的期望。
现在做产品不容易。很多老板或者公司都希望产品经理能够突然搞出一些爆点来引爆自己的产品。无论这些爆点是新奇的、搞怪的、花哨的、实用的。平心而论,爆点是不是个好东西呢?是。爆点对于产品的市场推广有非常强大的助力。但是,仅此而已。一个公司或一个产品,不能也不应该期望于爆点来承载自己产品的未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产品是通过爆点来让自己的产品被人认可和使用的。过于期望有爆点其实是在产品开发和运营方面乏力的表现,是你解决不了用户的核心需求而寄希望于的弥补手段。
爆点有好,但最多也就是有一些短期效果,用户很快会厌倦或适应。比如:足迹、脸萌、秘密……
不胡乱减少步骤。
产品界有一种说法,大体意思是,如果你没让用户多访问一个页面,流失率就会成倍地增加。结果,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就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盲目地尽可能地减少页面,防止流失率增加。而最近的心得是:若果是流程复杂的设计,最好放弃减少页面的想法,以把流程良好地展现出来为首要考虑。尤其在流程中每个步骤都是相对独立的情况下,每个步骤也个页面,简单清晰地让用户完成每一步的任务会更好。强行将步骤简化或合并都会让用户混淆,增加用户使用成本。一步一步清晰地标示能够完成的任务,能够让人有安全感。而不会担心是否丢了这个或那个。
垂直领域中内容组织上要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在专业的垂直领域中,内容组织上究竟应该是用活泼、轻松的描述来让大家觉得没有那么死板呢?还是使用专业术语,让大家感觉更加专业呢?我的观点是:尽量使用专业术语。除非在使用轻松活泼的描述能够不是专业性,否则不要这样做。为什么呢?一个垂直领域的网站或app,使用者多数是专业人士。虽然轻松活泼能够让大家没那么累。但在专业内容的搜索时,只有专业术语才能够更好地支持精确的搜索,也更容易对内容进行组织。否则,专业的用户将无法通过搜索或阅读来获取信息,来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完。
#专栏作家#
岳山丘,微信公众号:iamyueshanqiu,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慕课网产品经理。兜兜转转好多年,一直在教育行业做产品。初始做内容,后来开始做WEB端。关注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顺便赚点小钱花)。最近一段时间开始研究移动APP产品,希望能够多学习一些东西。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