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新人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
众所周知,产品经理是一个无职位授权的领导,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断的去做正确的事情,设计的产品既要能持续性的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又能为公司带来战略性的价值。
但一个产品从idea的诞生到最后开发上线漫长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光靠产品经理的一己之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与设计师、程序员达成需求上的共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产品按时完工上线,将极大的考验产品经理的沟通能力。
对于产品新人来说,沟通更是一件不能忽视的事情,资历尚浅的产品实习生大战经验丰富的设计师、程序员等必是一段不断跌倒掉坑再爬起填坑的艰辛旅程。下面笔者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以下将从沟通前、沟通中、沟通后三个步骤来细细讲述,这三个环节将最终影响一次沟通的质量。
一、沟通前
做足功课,理清需求。
产品新人对于自己设计的线框图以及数据交互逻辑要有清晰全面的理解,然后再与相关同学沟通。切忌领导让你去沟通你就什么都不想的去了,三思而后动,是万事成功的基础。例如之前笔者就犯过一次错误,在与设计同学沟通前没有理清线框图中哪些字段是固定不变哪些字段是动态变化的,是否存在数据缺失兼容性的问题等等细节方面,导致最后的视觉稿回炉再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准备不同“语言”。
注意每个职位所站在的思考角度是不同的,所理解的知识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试图以同样的语言跟不同岗位的人进行轮番舌战。例如后端程序员,他们对产品界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等大部分情况下是毫不感兴趣的,他们关心的是数据的算法逻辑、数据异常情况的处理;对于评测来说,他们注重的是评测的标准是什么,评测的需求有哪些等等。综上所述,我们与不同职位的负责人沟通时要准备不同的“语言”,多去了解使用他们的“术语”。
在工作空闲时有3点建议:
- 多去尝试跟不同职责的同学聊天,这样既可以更好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内容,又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不要需要他们了才记得去找他们,私交将帮我们更好的完成产品;
- 多去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讲座培训,了解公司的方方面面,而不要仅局限于产品领域;
- 多去参加公司或团队之间组织的休闲活动,参加远比不参加带来的益处更多。
二、沟通中
及时统一意见。
在初期的沟通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观点分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先把之前沟通中已经统一的意见拎出来,这样做会有两方面可预见的好处:
- 提高沟通的效率,避免重复讨论,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 避免分歧升级,在明确双方的统一意见后,双方心理层面都会减少微妙的抵触感与沟通的负担感,不会觉得之前的沟通在浪费自己的口舌。
平等相容原则。
平等相容的原则相信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真正运用在实践生活中的人又有多少呢?
新来的产品实习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沟通过程中一味的强调注重实现自己的功能规格的需求,而不去考虑对方的设计开发原则或工作成本,此举极易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特别是在大公司每个职位都是受着绩效KPI考核约束的,一个人也往往同时跟进好几个项目开发的,会去计算自己每个项目可以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此若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对方的难点或麻烦,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让步一下,这样才会有利于长期的合作往来,不要因为一次并不十分重要的项目就红着脸对着吵,伤了双方的和气。
三、沟通后
沟通完成后千万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了,双方一定要回顾一遍沟通的成果,看看对已达成的共识有无遗漏,最好邮件一下会议纪要。此外,还要敲定任务的交付时间,一方面以免项目烂尾一拖再拖,一方面对项目的进度有一个把控以此来安排后续的进度计划。
笔者认为沟通能力将决定一个产品新人能在所在岗位上走多久,走多远。乔布斯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让他成功鼓舞了公司人员排除万难缔造了ipod、iphone、ipad。绝大多数产品新人可能没有如此出众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那么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不断的去总结经验不断去提炼沟通技巧来让自己的产品顺利发布上线。万事切忌同样的错误只能犯一次,决不能容忍同样的事情第二次发生。
本文由 @Melhc 原创投稿,并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