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出版阅读战 当当亚马逊对决BAT
随着BAT文化娱乐战役全面打响,数字阅读市场成为舆论宠儿,近日,京东收购拇指阅读,也试图搭上末班车。这场由BAT重整网络文学市场而引发的数字阅读大战正推动电子出版市场加速发展,但实际走在前方的,是当当、亚马逊、多看等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流派。
哪里有BAT地方,哪里就有舆论关注。但很多人混淆了电子出版和网络文学之间的关系。电子出版是从纸质书、电子书逐渐演化而来的,网络文学则是在PC时代以网络原创小说而来。
今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除了肯定了网络文学的市场价值外,最关键的态度是,对过去十年以起点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发展道路亮出红牌,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以电子出版物为代表的主流方向。
从内容上来分,电子出版是以传统纸质书的专业出版形式为准来发行数字阅读内容,遵守现行监管政策;网络文学则更多的是原创小说,以即时连载形式发行,内容监管难度大,导致问题频出,包括翠微居、新浪文学在内等数十家网站,因内容违规遭到关闭整肃,管理者甚至被刑事追责。
从产业链上看,电子出版包含了内容作者、纸质内容出版社、电子内容出版方、数字阅读平台方、消费者读者;网络文学则相对简单直接,签约作者、文学平台、付费读者。
从经营商上看,当当是目前最大的电子出版商,手中握有大量电子书的内容版权,亚马逊紧随其后;而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等网络文学平台纷纷归顺BAT后,目前BAT已成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服务商。
从产品形态来看的话,数字阅读市场就有些乱了。电子出版的阅读终端集中度较高,最有影响力的,有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硬件派,以及当当读书为代表的手机APP,内容基本以出版物为主,追求纸质阅读的体验感,例如当当读书就有近30万种。
网络文学阅读终端则百花齐放,也是BAT主战场。掌阅、QQ阅读、网易云阅读、百度书城等众多产品,功能大同小异,主推的内容有所差异。
从市场表现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市场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从签约、创作到发行、变现一整套产业链;相比而言,电子出版物的营收相对较少,2014年当当电子书下载量达到6000万册,已是最大的电子书销售平台,不过由于用户尚未养成付费意愿,盈利模式有待完善。
从版权价值来看,随着国家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数字阅读内容的版权价值呈倍增长。BAT积极涉足网络文学市场主要是看中衍生出的影视游戏市场,并将版权重心转向电子出版物。
从政策趋势来看,版权价值增加将会促进“自出版模式”快速成长,《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扫平了自出版的政策阻碍,如今包括当当和BAT在内的数字阅读服务商都在大力推动自出版业务来增加版权竞争力。
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现阶段由网络文学挑大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网络文学小说更多是消遣放松之用,从内容的深度厚度来讲,正规电子出版内容才是支撑数字阅读的根基,是培育民族文化素养的高营养土壤,也是国家政策指向所在。
基于这一新战场,当当、亚马逊正在和BAT展开新的追逐赛。亚马逊且不论,对不依靠“干爹”独自奋战的当当来说,或许是关系未来的生死战。
#专栏作家#
王利阳,微信公众号: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电商,搞过营销、擅于分析、喜欢研究、创业途中,社区服务O2O领域专业人士,关注电商O2O、SNS、移动互联网、电视视频、智能硬件、移动医疗等科技领域。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